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家市決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文家市決策是中國共產黨在秋收起義後,起義部隊在被迫退守文家市後重新制定的革命路線,計畫從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政權。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5月10日) |
簡介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但很快遭到失敗。9月17日,毛澤東下令各團向瀏陽文家市撤退,決定在文家市里仁學校會師。
9月19日,毛澤東率領受挫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瀏陽文家市集中,並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討論起義部隊受挫後的進軍方向。出席會議的有工農革命軍總指揮盧德銘,第一師師長余灑度、副師長余賁民,第一團代理團長陳浩,第三團團長蘇先駿。第三團團部支部書記彭商人等營以上幹部也列席了會議。[1]
余灑度堅持先取瀏陽,直攻長沙。蘇先駿則說:「革命了半天,卻革到山上做『山大王』,這叫什麼革命?」[1] 毛澤東認為敵強我弱,主張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部隊沿羅霄山脈南下,向江西萍鄉退卻,在農村實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2]
毛澤東的看法得到包括總指揮盧德銘在內前委會大多數人擁護和支持。會議最終否定第一師師長余灑度「取瀏陽直攻長沙」的意見,通過了毛澤東的主張,確定了由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政權的革命路線。
9月20日,部隊開始向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轉移。[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