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斛律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斛律徹(563年—595年12月26日),原名,字智通朔州太安郡狄那縣(今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人,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武平三年(572年),斛律光斛律武都被殺,斛律徹因年僅數歲免於一死[1][2]北周建德六年九月(577年),斛律徹加使持節儀同大將軍,承襲了祖父斛律光的爵位崇國公,封邑五千戶。隋朝建立後,斛律徹官位不變,開皇十年(590年),再次拜使持節、儀同大將軍,加右車騎將軍。開皇十一年(592年),再度封為崇國公。開皇十五年十一月廿日(595年12月26日),斛律徹在大興城去世,虛歲三十三,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巳八月巳朔十七日辛酉(597年10月3日)安葬於並城北面十里[3]

1980年,斛律徹的墓誌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沙溝村出土,墓誌中稱斛律徹為斛律武都之子,而《北齊書》和《北史》記載斛律鍾是斛律光的小兒子,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羅新和葉煒認為,這與《北齊書》所記載的「光有四子」相矛盾,斛律鍾「周朝襲封崇國公。隋開皇中,卒於車騎將軍。」的經歷與斛律徹墓誌中的生平極其相似,「襲封崇國公」者不可能同時有兩人,且斛律徹字智通,鍾的反切恰為智通,所以兩者可能為一人。隋朝因楊忠而避諱「忠」音字,斛律鍾因此改名斛律徹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北齊書·斛律光傳》記「光小子鍾」誤。這樣,斛律鍾並非斛律光之子,「光有四子」也就沒有問題了[3]

Remove ads

家庭

曾祖

祖父

  • 斛律明月,北齊左丞相、咸陽嗣王,北周追贈使持節、上柱國、恆朔趙安燕雲六州刺史、崇國公,食邑五千戶[3]

父親

  • 斛律武都,北齊咸陽國世子、駙馬都尉、特進、開府儀同三司、西兗東兗三州刺史、太子太保,北周追贈使持節、上開府、懷平朔三州刺史[3]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