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斡難河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斡難河衛,中國明代在東北地區所置羈縻衛之一。朝廷冊封當地酋長為名義上的官員(類似於土司),管理當地各部族,其首領大多為蒙古族世襲領袖。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軍兵鋒抵達斡難河(今鄂嫩河),蒙古僉樞密院事安達納哈出在徹徹兒山大敗於明軍。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二月,明朝在斡難河流域設立斡難河衛。轄境相當於涅爾琴斯克(今屬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清代稱尼布楚)西南鄂嫩河流域。也是明初設置的奴爾干都司(1409年-1434年)境內最西邊的衛。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北征本雅失里,四月抵達闊灤海(今呼倫湖),五月抵達斡難河。刻石勒銘:「斡海為鐸,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後廢[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