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基泰人安德烈
東羅馬帝國將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基泰人安德烈(希臘語:Άνδρέας,887年後去世) 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高級將領,有斯拉夫血統[1],曾參與拜占庭-阿拉伯戰爭。他在巴西爾一世與利奧六世時曾擔任軍隊總司令——「宮內軍家內官」,並在任上去世。他在利奧六世統治初期的國內事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罷免、審判牧首佛提烏一事中。
生平

史家傑內修斯以及僧侶喬治編年史續寫者的記載稱,安德烈是「西斯基泰人」的後裔,所以現代學者稱他為「斯基泰人安德烈」。「斯基泰人」是東羅馬人的擬古稱呼,實際指的是斯拉夫人[2]。
巴西爾一世(867-886年在位)因米海爾三世(842-867年在位)的寵信,在9世紀50-60年代迅速地從一個馬夫成長為高級官員,時任皇家禁衛軍「夥友兵團」指揮官的人名為安德烈,可能與斯基泰人安德烈為同一人。[3][4]巴西爾刺殺米海爾奪得皇位之後,安德烈也得到了重用,9世紀70年代,他擔任奧普希金軍區的「副將軍(ὐποστράτηγος)」,在安納托利亞東部邊疆與穆斯林邊境地區的梅利泰內、塔爾蘇斯埃米爾長期進行劫掠、反劫掠作戰,表現十分出色,因此得到了榮譽頭銜「貴族」,後又擔任軍隊總司令——宮內軍家內官。[2][5]
狄奧法內斯續編記載安德烈因怯懦被解職,因為他在擊敗塔爾蘇斯埃米爾阿卜杜拉·本·拉希德·本·卡烏斯後未能進一步利用戰果,據東羅馬記載此事發生於878年。[2][5]但傑內修斯以及僧侶喬治續編沒有提及他被解職,而是記載他的榮譽頭銜又因戰功被提升至「總長」,還提及他與克里斯托弗一同率軍圍攻保羅派的首都特弗里克,現代學者將此事定於878年。一些學者認為這一記載是錯誤的,因為對特弗里克的最終進攻很有可能是巴西爾一世本人指揮的[2]。書記西蒙的記載則提供了另一種被解職的理由:883年巴西爾一世與兒子未來的利奧六世(886-912年在位)的衝突;狄奧多羅斯·桑塔巴雷諾斯(Θεόδωρος Σανδαβαρηνός)指控安德烈參與利奧的圈子中謀劃的推翻巴西爾一世的陰謀,於是安德烈與其他與利奧關係密切的高官都被解職,不顧安德烈還在指揮作戰。[2][6]不論以上幾種說法哪種正確,安德烈都只是暫時失勢,因為他的接任者凱斯塔·斯提皮歐特斯在與阿拉伯人的戰鬥中遭遇慘敗,安德烈不久便官復原職,並一直擔任「宮內軍家內官」直到去世。[2][7]
利奧六世繼位後,安德烈迅速成為新皇帝的得力助手。[2][8]886年8月29日加冕後,新皇帝派安德烈率領高官與元老到克里索波利斯迎回米海爾三世的遺體,重新安葬在聖使徒教堂,因為利奧認為米海爾才是他的生父。[2][4][9] 安德烈也在牧首佛提烏的倒台中發揮了作用,他與「總長」斯蒂芬指控佛提烏與其親信狄奧多羅斯·桑塔巴雷諾斯陰謀推翻皇帝;也是他作為皇帝的親信,與「郵傳書記」約翰·哈吉奧波利特斯 一同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在講壇上宣讀對佛提烏的指控,並將其逮捕。佛提烏的反叛指控於887年審理,法庭由包括安德烈在內的高級官員組成;最終法庭宣判佛提烏與狄奧多羅斯有罪,前者被流放到修道院,後者被流放到雅典。[2][4][10]
審判佛提烏是安德烈最後一次在史料中出現,他應該死於審判之後,894年之前,因為894年時老尼基弗羅斯·福卡斯已經接任「宮內軍家內官」。[2][11]
Remove ads
引用
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