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氏鋸尾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氏鋸尾鯊(學名:Galeus springeri),又稱斯氏蜥鯊,為軟骨魚綱真鯊目貓鯊科鋸尾鯊屬的一個種,由赫拉·康斯坦丁努(Hera Konstantinou)和約瑟夫·科齊(Joseph Cozzi)在1998年出版的科學雜誌《Copeia》中描述了該物種,並以著名鯊魚分類學家斯圖爾特·施普林格( Stewart Springer)的名字為該物種命名。模式標本是一頭 32公分長的未成熟雄魚,於1969年12月8日在背風群島附近採集[2]。分布於中西大西洋小安地列斯群島、波多黎各、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北海岸與古巴海域,深度450至700公尺,本魚體修長,頭部扁平,鼻子尖而長,每個鼻孔的前緣都有一個三角形的皮瓣,眼睛呈水平橢圓形,並配有瞬膜,每隻眼睛下面無突出的脊,後面有一個微小的氣孔,大而寬的拱形嘴在嘴角處有很短的皺紋,有五對鰓縫[3],第一背鰭的頂端較鈍,位於腹鰭的後方上方,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形狀相似,大小幾乎相等,位於臀鰭的後部上方,胸鰭相當大且寬,小腹鰭相對於其基部較低,並且具有稜角邊緣,臀鰭拉長,靠近骨盆和尾鰭,臀鰭基部佔總長度的11%,尾鰭有一個小的下葉和靠近上葉尖端的腹側切跡,本魚體有特殊圖案,由背鰭前面鑲白邊的深色水平條紋組成,以及從第一個背鰭基部延伸到尾部的一系列深色馬鞍狀斑紋,腹部均勻為白色[4],體長可達31.8公分,棲息在深海,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