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工人黨 (新加坡)
新加坡中間偏左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工人黨(英語:Workers' Party)是新加坡的一個中間偏左政黨。該黨是現在新加坡最大的反對黨,但它在新加坡的影響力遠不及執政黨人民行動黨。
目前,該黨在國會的93個選舉席位中佔有8席,包含阿裕尼集選區的4席、盛港集選區的3席和後港單選區的1席;曾佔有10席,後因辣玉莎和貝理安辭職而減少2席。2020年新加坡大選後,時任總理李顯龍提案正式認可工人黨領袖畢丹星為新加坡國會反對黨領袖,並將提供適當的人員支持與資源以便工人黨履行國會反對黨的職責[3]。
Remove ads
歷史

1957年,當時的新加坡首席部長大衛·馬紹爾因與英國就自治的談判破裂,自倫敦返回新加坡後,引咎辭去首席部長並離開執政黨勞工陣線而另行創立工人黨。
1981年,秘書長惹耶勒南在原安順區國會議員蒂凡那(時任全國職總秘書長、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創黨人、前吉隆坡孟沙國會下議院議員)出任新加坡總統而所觸發的補選,擊敗執政人民行動黨候選人馮金興而中選,成為新加坡獨立後首名透過直選進入國會的反對黨議員。
1988年,新加坡獨立前一度與執政行動黨足以抗衡的反對黨社會主義陣線,在主席李紹祖醫生帶領下解散並全體加入工人黨,李紹祖及後受委為首個國會非選區議員。
因使用喜用潮州話發表文告,而獲得「潮州怒漢」之稱的劉程強,在1991年大選於潮州人聚居的後港單選區中選,成為工人黨首名透過大選進入國會的選區議員,而此區之後成為工人黨堡壘區,一直由該黨黨員連任至今。
在1997年大選,秘書長惹耶勒南領軍五人團隊,強攻靜山集選區,團隊中的知名律師鄧亮洪在選舉過程被攻擊為華人沙文主義者,成為全國焦點,最終取得45%得票,惹耶勒南因此受委為非選區議員,而鄧亮洪因選舉所涉之官司,而隨即流亡至馬來西亞柔佛州、中國香港,最後轉至澳洲。
因惹耶勒南牽涉誹謗而未能賠償,喪失非選區議員資格並退出工人黨,在2001年5月,潮州怒漢劉程強臨危受命出任黨的秘書長。2002年,林瑞蓮擔任該黨主席。
2011年新加坡大選,工人黨既保住既有的後港議席,並由劉程強轉戰鄰近的阿裕尼集選區,搭配林瑞蓮與知名台灣移民律師陳碩茂,擊敗時任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團隊,在新加坡史上創下第一次由反對黨攻下集選區的記錄,席次一舉提升到八席,其中六席為國會議席,兩席為非選區議員。但後港選區議員饒欣龍,因牽涉桃色糾紛而被工人黨開除黨籍,議席因而出缺,在懸缺數月後,5月9日宣佈在5月26日進行補選,而工人黨考慮派出方榮發參選。工人黨的方榮發發揮了該黨的主場優勢,在後港區補選中以62%的得票率力挫人民行動黨的朱倍慶。
2013年1月的榜鵝東區補選中,工人黨的李麗連以54.52%(16,038票)的得票率戰勝人民行動黨的許寶琨(43.71%的得票率,12,856票),她因此成為自1968年以來第一位贏得單選區的女性反對黨議員[4]。在國會議員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還是保住了80個席位,但工人黨卻史無前例奪走了7個國會和2個非選區席位,席次由2011年的8席提升到9席。
2020年新加坡大選,工人黨不僅在阿裕尼集選區及後港單選區成功獲勝,更贏得新設置的盛港集選區,總計取得10席國會議員,亦為單一反對黨首次取得兩位數以上席次。
Remove ads
工人黨秘書長為工人黨的領袖。
Remove ads
中央執行委員會
截至2021年1月6日,工人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由以下14名成員組成:[7]
特殊黨員
- 林依平:1959年入黨,是該黨內目前健在的黨齡最長、年齡最長的一位老黨員。儘管從未當選過國會議員、出任過任何公職,但他在工人黨舉辦的各項活動中經常現身主席台。[8]
選舉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