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新加坡政府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Remove ads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英語: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縮寫:EDB)是隸屬於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的法定機構,成立於1961年,主要職責是推動新加坡的產業發展與吸引外國投資。該局透過制定經濟政策、促進製造業與國際可交易服務業的成長,以及協助企業在新加坡設立與拓展業務,以維持新加坡作為全球商業與投資樞紐的地位。現任主席為方章文,局長為黎佳明。[1]

事实速览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機構概要 ...

歷史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新加坡工業促進局(英語:Singapore Industrial Promotion Board, SIPB),當時負責推動本地的工業化。然而,由於資源有限及缺乏整體規劃,成效並不顯著。[2][3]

1961年,新加坡政府在聯合國發展專家的建議下,決定設立一個更具權限及資源的機構,以統籌國家的工業化戰略。同年8月1日,經濟發展局正式成立,接替工業促進局的職能。[2][3]

在1960至1970年代,經濟發展局主導了工業區(如裕廊工業區)的規劃與發展,吸引外資進駐,並推動出口導向型產業。隨後,該局逐步擴展至金融服務、資訊通信、生物醫藥與高科技產業,為新加坡由勞動密集型經濟轉型為知識型經濟奠定基礎。[4]

職能[1]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能包括:

  • 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制定政策與推動措施,鼓勵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總部、製造基地或研發中心,以促進經濟增長。
  • 推動產業發展:專注於製造業及國際可交易服務業的發展,涵蓋電子、半導體、生物醫藥、能源與化工等產業,這些產業約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重要部分。
  • 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協助已落戶新加坡的企業進行生產力提升與技術創新,並推動數位化、永續發展與智慧製造。
  • 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透過建立國際合作網絡,為新加坡企業提供資訊、資金及策略支持,幫助它們進入區域及全球市場。
  • 營造親商環境: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推動人才培育、知識產權保護及政策創新,以維持新加坡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地位。

組織架構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隸屬於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設有主席及局長各一名,並下轄多個部門以推動不同領域的經濟發展。

  • 主席:方章文
  • 局長:黎佳明

局內設有多個主要部門及單位,包括:

  • 投資推廣部:負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協助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業務據點。
  • 產業發展部:專注於電子、半導體、生物醫藥、化工、能源及高科技產業的推動。
  • 策略規劃部:負責制定長期發展政策及監測全球經濟趨勢。
  • 創新與數位化部:協助企業推動數位轉型與研發創新。
  • 國際業務部:支持新加坡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建立跨國合作網絡。
  • 行政與支援部:負責人力資源、財務及後勤支援。

局方亦在全球多個主要城市設有海外辦事處,用以促進國際投資及貿易合作。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