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立競技場

位於日本東京的體育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競技場
Remove ads

國立競技場(日語:国立競技場こくりつきょうぎじょう Kokuritsu kyōgijō */?),又稱新國立競技場新国立競技場しんこくりつきょうぎじょう Shin kokuritsu kyōgijyō),是位於日本東京霞丘體育場,坐落於明治神宮外苑的西北側,由原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舊國立競技場)拆除改建而來,2016年12月11日動工,2019年11月30日完工啟用。該體育場是東京都心最大的綜合型運動場地,為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20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主場館,在此舉辦開閉幕式以及數個比賽項目;奧運帕運賽會落幕後,除了提供體育賽事舉辦外,亦開放供演唱會等文藝活動使用。

事实速览 國立競技場, 概要 ...
Thumb
國立競技場
Remove ads

概要

前身

新國立競技場的現址原為1958年啟用的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舊國立競技場),於2015年拆除;而在此之前,這裡曾是1924年竣工的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日語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當初,因東京主辦1958年亞洲運動會,並決定申辦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是計畫興建一座適合舉辦國際競賽的運動場,此地也在1952年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結束後,從明治神宮轉交由文部省管理,成為日本國家管理的設施。1958年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落成後,成為了1958年亞洲運動會及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體育場,之後多用於田徑足球橄欖球等各項運動賽事,亦曾用於舉行演唱會

確定重建計劃

2008年,由於場地老舊等原因,日本政府組成調查研究協助者會議,打算讓該體育場轉型成球類運動場地。在東京申辦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畫中,規劃於晴海東京國際貿易展覽館日語東京国際見本市会場原址興建主體育場,此處則參與舉行足球項目比賽,但最終東京未能獲選為主辦城市,計畫因而終止。2011年,東京再度提出申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計畫。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於2011年7月16日宣布,將以運用既有設施作為目標之一,制定以該體育場為主場館的申辦方案。然而,申辦國際賽事時,該體育場依舊浮現出場地設備老化的問題。對此,文部科學省與管理該體育場的日本體育振興中心日語日本スポーツ振興センター經過多次調查和商談後,決定改建體育場,並在2012財年動用1億日圓以上的預算。

2013年9月7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IOC會議上,東京獲得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計畫改建國立競技場作為該屆的主體育場,舉行開閉幕式及相關賽事。

預算超支,計劃歸零

新國立競技場設計計畫原本由伊拉克裔英國女性建築師薩哈·哈帝的團隊獲選,但其工程造價高達日幣3千億元,是原先設定預算1,300億日圓的2倍以上。東京奧組委希望降低預算到1,625億日圓,但是數字差距太大;且設計材料費高昂、日圓貶值及人事費用等因素,預算修正空間有限。最後定案的場館預算為2,520億日圓,仍是奧運史上最貴[3]

在受到民眾和政界的巨大壓力之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5年7月17日表示將建設計畫重新來過,原先計劃形同廢止[4]。並且日本政府已決定8月底將新國立競技場總工程經費上限定為1550億日圓,常設座席6萬8千席,較原計劃的8萬席減少了1.2萬席。新計畫的設計和施工從9月1日起至11月招標,12月底選定業者,預定2020年4月底完工。評選重點是削減成本和縮短工時,國際奧委會要求提前在2020年1月完工[5]。原規劃完工後首先提供予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使用,但因未及於比賽前啟用,而於2015年放棄[6]

Remove ads

重定興建計劃、正式動工

2015年12月14日公布A案(隈研吾團隊)、B案(伊東豊雄團隊)兩新方案候選,2015年12月22日拍板由隈研吾團隊拿下設計案,預估總工程費用1489億日圓,預計於2019年11月30日完工。2016年12月11日舉行動工典禮[7]。2019年11月30日完工,於12月21日正式開館,2020年1月1日舉行的天皇盃成為場館的首場賽事[8][9]。根據日本體育振興中心在場館啟用前發布的資料,該場館將直接使用「國立競技場」這個名稱[10]

啟用後

2022年,國立競技場獲得BCS賞[11]

為活化場館使用,國立競技場自2025年4月1日起委外NTT DOCOMO前田建設工業三井住友融資租賃日語三井住友ファイナンス&リース公益社團法人日本職業足球聯盟日語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 (法人)等4個機構組成的企業聯盟開展營運事業,並成立專責之合資公司「株式會社日本國家體育場娛樂」(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ナショナルスタジアム・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2][12]

場館設計

Thumb
俯瞰國立競技場與明治神宮外苑
Thumb
國立競技場內部

新國立競技場的設計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領銜的團隊操刀。為了將建築融入明治神宮外苑的林木,場館以「木與綠體育場」為設計理念,廣泛使用本地天然材質,並儘可能壓低建築高度來減弱其存在感,最終使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整座體育場的高度由原先的75米被壓低至47米,建築外牆結構使用了日本47個都道府縣提供的天然杉木,屋頂的支撐結構亦由日本本土的落葉松搭建。整座體育場呈橢圓形,占地19.2萬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二層,擁有三層看台,可以容納60,000名觀眾觀看比賽。

新國立競技場在設計時並未追求場館的地標性,而是儘可能降低本身存在感,引導市民重新關注神宮外苑的自然空間,並在建築稠密的東京為人們留出一塊自然的休憩地。因此,場館並未採用過分華麗的外觀,而是運用樸實的結構和自然的材質來增進與訪客的親近感。場館以白、黃、綠作為主色調,並在場外種植了4.7萬株植物,作為明治神宮外苑的延續。

為了保證場館能按期完工,新國立競技場的在設計階段便引入施工方參與決策,以保證成本和工期得到有效控制。為了達到生態環保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場館觀眾席並沒有設置空調設備。鏤空的建築結構和包括大型風扇在內的多種送風設備結合完整遮蔽看台的屋頂,使得體育場內通過自然風就能使體感溫度降低10攝氏度。[13][14][15][16][17][18]

Remove ads

地理位置和交通

新國立競技場地塊南北較長而東西較短,其中西側地勢較低,有關於人工填高西側土地的考慮。

  • 在道路交通上,體育場西側為:都道418號(外苑西通日語東京都道418号北品川四谷線),北側:都道414號,東側:區道43-670號,南側:區道43-690號。4條道路圍合體育場區域。
  • 體育場大樓將位於都立明治公園和日本青年館所在的區域。

工程進展狀況圖集

啟用典禮

2019年12月21日,舉行主題為「〜HELLO, OUR STADIUM〜」的啟用典禮,DREAMS COME TRUE柚子擔任表演嘉賓[19]。 嵐演唱四首名曲:《Love so sweet》、《A・RA・SHI》、《Happiness》及《BRAVE》

演唱會

更多信息 藝人, 舉辦時間 ...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