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型人類傳染病的最佳實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型人類傳染病的最佳實踐(英語: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est Practices for the Naming of New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1]),或稱新型人類傳染病命名最佳實踐[2]或新型人類傳染病命名的最佳實踐[3],是經過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磋商,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5月8日發布的新發感染、綜合徵和疾病的一套命名規則,制定該實踐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疾病命名給國家、經濟和人民帶來的不必要負面影響[2]。
背景
新發感染、綜合徵和疾病出現後,科學界以外人員常為其取俗名,這些名字一旦通過互聯網和社會媒體傳播開來,被確立為通用名稱,即使命名不夠恰當也難以更改[2]。2009年爆發全球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曾被稱為「豬流感」(swine flu),中國疾控中心曾將其中文名定為「人感染豬流感」[4]。由於該病並不能通過食用豬肉傳播,為避免「豬流感」一詞對大眾產生誤導,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於2009年4月30日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 (H1N1)型流感」指代當時疫情,而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中國大陸隨之將其改譯為「甲型H1N1流感」[5]。
主要內容
實踐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