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思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施思明(1908年4月5日—1998年10月27日),譜名施耿元,字貫生,號思明,男,天津人,祖籍江蘇蘇州,中華民國外交家,世界衛生組織創始人之一,並曾出任聯合國醫監。
生平
施思明1908年4月5日生於中國天津。在父親施肇基任駐英國大使期間,施思明隨父移居英國,就讀於溫切斯特公學,後於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獲得醫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施思明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St Thomas' Hospital)實習,該醫院座落於倫敦一個貧窮地區,主要服務於大眾人民,這段實習經歷使施思明立志在公共醫療衛生領域有所貢獻。
1934年,施思明返回中國,參加中國醫學會上海支會,並與1936年被選為上海支會總行政秘書。1937年抗戰爆發後,施思明進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負責實施美國租借法案的工作小組。1941年後,施思明前往美國,出任國民政府時任財長宋子文的機要秘書並繼續參與租借法案對華實施。施思明於二戰即將結束之際以中華民國代表團組員及醫學專家身份出席了在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成立預備會議,即舊金山會議(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
後來擔任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附屬機構的總監,但是後來由於擔任聯合國職位,而與出任世界衛生組織高級官員擦肩而過曾讓他倍感失望。
1948年起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約3000名固定聯合國職員的醫療衛生工作,以及執行海外任務前的免疫及醫療衛生準備工作。擔任此職位長達20年。[1]
家庭
父親施肇基為中華民國外交官,曾任中華民國駐英國大使、駐美大使,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並曾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施思明為其長子。
妻子李月卿,兩人於1934年結婚,有一子施家銘,一女施家蓮。岳父李敏為上海銀行家。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