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

1971年书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政府主义烹饪手册
Remove ads

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1](英語:The Anarchist Cookbook),又譯《無政府主義手冊》、《無政府主義食譜[2][3]、《無政府主義菜譜[4][5],是一本指導製造爆炸物、簡易電信飛客英語Phreaking設備以及相關武器的說明書,同時還包括家中合成非法精神藥物英語Drug prohibition(如LSD)的詳細指導。該書由威廉·鮑威爾(William Powell)在美國反文化運動的巔峰時期撰寫,1971年首次出版,旨在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南戰爭。鮑威爾本人於1976年皈依聖公宗,之後多次試圖阻止該書在市面上流傳。然而,該書版權歸出版社所有,出版社發行依舊,直至公司在1991年被收購。時至今日,該書的合法性在各國司法管轄區內一直備受爭議。

事实速览 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 作者 ...
Remove ads

歷史

成書

《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是威廉·鮑威爾少年時期的作品,1971年首次出版,當時正值美國反文化運動的巔峰時期。鮑威爾撰寫此書的初衷,是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南戰爭[6][7]。鮑威爾在紐約居住期間,曾與越戰老兵接觸,這些經歷給了他靈感。當時,1960年代的和平主義運動開始呈現出更加激進和暴力的趨勢。鮑威爾原本計劃成為一名作家,但在被徵召入伍參與越南戰爭後,他決定投身政治,由此萌生出撰寫「配方」的念頭,隨後將這些配方匯編成一部「烹飪手冊」[8]。鮑威爾最初的設想是在紐約城內張貼教學傳單,內容包括如何正確投擲燃燒瓶、如何製備LSD。這些「配方」最終被編纂成書[9]。從1968年到1970年,鮑威爾在紐約公共圖書館遍閱了「美軍作戰書架」的資料,包括《童軍手冊》等主流出版物,以及阿比·霍夫曼英語Abbie Hoffman所著《去你媽的體制》等無政府主義文獻。所纂初稿於1970年寄付出版商萊爾·斯圖爾特[8]

鮑威爾表示,編纂《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的初衷,是向美國社會「沉默的大多數」提供教育。他強調,這本書並非是面向當時社會上的邊緣性政治組織,而是意圖激發廣大民眾掀起社會大變革的浪潮。此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向普通民眾傳授,使其擁有自發組織的能力與相關技能,從而對抗法西斯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的威脅。鮑威爾曾指出:「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暴力作為一種實現政治變革的手段,是可以接受的。」不過,他後來又否定了這一觀點[10][8]

Remove ads

自悔少作

在少年時代寫下這本書後,鮑威爾於1976年皈依聖公會,之後曾多次試圖阻止該書在市面上流傳[11][7]。1979年,鮑威爾離開美國,遊歷中東、非洲以及亞洲部分地區,並在多所美國資助的國際學校擔任教職。在此期間,他開始專心於教育學衝突解決領域的寫作。這促使他徹底否定自己早年的著作,進而積極推動此書的下架[8]。然而,由於該書的版權已授予出版商萊爾·斯圖爾特,鮑威爾在法律上無力阻止其繼續出版,後續獲得該書版權的出版社也一直沒有停止印行。鮑威爾在2013年公開發表聲明,明確表示與《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劃清界限,呼籲該書應當「迅速且悄然地停止出版」[12]

終其一生,鮑威爾都難以找到工作。他曾形容這本書為「年少輕狂的浮漫之舉,會在一個人的早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如影隨形地造成困擾」[13]。2011年,鮑威爾與妻子小熊·庫蘇瑪-鮑威爾(Ochan Kusuma-Powell)共同創辦了名為「下一前沿:包容」的非營利組織,服務於發育遲緩英語Developmental disability學習障礙的兒童。他將此舉視作一種自贖[13]。2016年7月11日,威廉·鮑威爾因心臟驟停離世[14]

出版情況

鮑威爾最初將手稿寄給了30多家出版社,最終由萊爾·斯圖爾特買下該書及其版權。鮑威爾從這本書中獲得了約3.5萬美元的版稅收入,直到他於1976年與出版社分道揚鑣[15]。儘管鮑威爾多次抗議此書的持續出版,但《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的版權從未屬於過他本人,而是歸萊爾·斯圖爾特公司所有[7]。斯圖爾特之所以同意出版此書,是為了捍衛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對抗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後兩者企圖獲取一份「閱讀過顛覆性書籍的人員」的名單[16]。斯圖爾特一直出版此書,直至公司於1991年被史蒂文·施拉吉斯(Steven Schragis)收購。施拉吉斯決定停止出版此書,這是他公司所出版的2000餘本書籍中唯一決定停印的一部。施拉吉斯表示,出版商對公眾負有責任,而這本書沒有任何積極的社會價值,因此沒有理由繼續印行[17]。2002年,《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的版權被阿肯色州的Delta出版社(又名歐扎克出版社)買下[18][19]。該出版社專門出版爭議性書籍,《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成為了他們「最受歡迎的書」[20]。截至2016年,該書累計銷量已超過兩百萬冊[13]

Remove ads

內容概要

前言

《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開篇為「前言」部分,詳細敘述了作者撰寫此書的初衷。當時,鮑威爾認為美國正逐步滑向共產主義,因此有必要編寫一本書,指導人們如何抵抗革命。他認為應當「將美國帶回兩百年前的狀態」,認為自己的革命理念更多是一種「反動行為」,而非主動進攻[10]。鮑威爾在前言中闡述了他對本書的設想,即通過教育與鼓動公眾,引導他們在本國發起切實的變革。他明確表示,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沉默的大多數」普通民眾,並非是如分鐘人英語Minutemen (anti-Communist organization)氣象員一般的邊緣性政治組織。鮑威爾設想,美國人民應當反抗具有壓迫性質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並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10]

正文

鮑威爾在書中首先探討了無政府主義及其理論。在他看來,無政府狀態是一種由人民發起的大規模起義,類似於公民抗命的暴力形式[10]。鮑威爾認為,無政府狀態是人類的自然狀態,因而在人性的驅使下,人們天然地懷揣着無政府主義傾向。鮑威爾相信,當前的政治、藝術、音樂和教育形式都蘊含着無政府主義的基本原則,因此他將無政府主義等同於個人主義。正是這種理念支撐起了鮑威爾的論述框架——他認為當時美國的政治局勢以及越戰的爆發嚴重侵蝕了人們的價值觀,因此他撰寫本書的出發點,是為了捍衛他心目中基於尊嚴與自由的人性革命。在導言的結尾,鮑威爾警告讀者:如若使用不當,本書的「配方」可能會釀成致命後果[10]。全書各章節內容涵蓋了肉搏、爆炸物製作、陷阱詭雷、毒品合成、催淚瓦斯、破壞與爆破技術、監控技術、自製武器,以及其他與無政府主義相關的主題[8][10]

反響

法律審查

在《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出版之初,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份備忘錄曾將其描述為「最粗糙、低俗、妄想症式的寫作嘗試之一」[21]。此書曾被美國司法部、白宮、聯邦調查局,以及尼克松總統的法律顧問約翰·迪恩英語John Dean和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特等部門和官員審查。聯邦調查局雖然對該書內容表示擔憂,但最終認定它是通過大眾媒體出版,因而無法加以限制[8]。此外,聯邦調查局裁定,《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並未煽動「對美國任何法律的武力抵抗」,因此該書的出版屬於言論自由,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15]。儘管書中大量內容被認定為「不準確」,聯邦調查局仍指出,其中有關爆炸物的章節「在許多方面看來是準確的」[15]。自該書問世以來,聯邦調查局一直保存着相關記錄,並於2010年公開了大部分調查檔案[22][23]

無政府主義群體的回應

無政府主義團體CrimethInc.英語CrimethInc.後來針對性地出版了著作《災難的配方:一部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Recipes for Disaster: An Anarchist Cookbook),明確否定了鮑威爾原作的價值與合法性。他們指出:「這本《烹飪手冊》既不是由無政府主義者撰寫,也不是出自無政府主義實踐;既無意促進自由與自治,也無意挑戰專制壓迫——甚至幾乎算不上『烹飪手冊』,因為其中大多數配方都不可靠,已是臭名昭著。」[24]

媒體曝光

互聯網 / 媒體傳播

自1990年代初以來,《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的內容在互聯網上被廣泛複製與傳播,最初以文本文檔的形式通過由學術機構託管的UsenetFTP站點發布。自1990年代中期網絡瀏覽器興起以來,該書的內容便持續以各種形式在互聯網上流傳。其稱謂在傳播過程中略有不同,如由「Anarchist Cookbook」改寫為「Anarchy Cookbook」,而所涵蓋的主題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擴展。網上許多版本的署名都是匿名的「海盜旗」(The Jolly Roger)[25]

隨着互聯網在90年代中期的普及,人們對該書的了解度以及該書線上版本的複製量也日益增長。各大報紙刊登了一系列報道,講述該書如何容易獲取,以及它可能對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和好奇的青少年所產生的影響[25]

影視作品

該書成為2002年浪漫喜劇片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英語The Anarchist Cookbook (film)》的核心元素之一[26]。關於該書出版所引發的爭議,以及作者後來對其內容的否定,是查理·西斯克爾(Charlie Siskel)2016年所執導紀錄片《美國無政府主義者英語American Anarchist》的主題。在影片中,鮑威爾詳細地講述了他對這本書的反思以及它對自己人生所造成的影響[27]。該紀錄片進一步探討了責任這個主題,以及個人行為所帶來的可能後果[28]。鮑威爾於2016年去世,此事媒體鮮有報道,直至《美國無政府主義者》在他去世幾個月後上映,才引起公眾廣泛關注[13]

合法性

英國

英國,無正當理由地持有《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是刑事犯罪,可根據《2000年反恐怖主義法令英語Terrorism Act 2000》第58條予以起訴。已有多起涉及該書的案件被成功定罪[29][30][31]

涉及該書的相關事件

1973年,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兩所徵兵中心遭到反戰分子的炸彈襲擊,其中一名共謀者是學者兼書商弗蘭克·斯特恩斯·吉斯(Frank Stearns Giese)。法庭聲稱《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是該組織的藏書之一[32][33][34]

1976年,美國警方將大中央總站爆炸案與環球航空355號班機劫機事件英語TWA Flight 355聯繫起來,追蹤到了一批來自克羅地亞的激進分子,他們以《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為指導[8]

1981年,波多黎各反抗分子據稱使用該書中的指導炸毀了聯邦調查局的一間總部,另一名罪犯托馬斯·斯平克斯(Thomas Spinks)在炸毀10家墮胎診所的過程中也參考了該書內容[8]

2002年,加拿大政府允許該書從美國進口。加拿大海關與稅務局裁定該書不違反仇恨或淫穢相關的法律,從而解除了此前的禁令[35]

2005年,倫敦七七爆炸案嫌犯與該書有關[8]

2007年,英國一名17歲少年因持有該書被捕,並依照《2000年反恐怖主義法令》被當局起訴[36]。2008年10月,該少年被宣判無罪,他辯稱自己只是「開玩笑」,只是想研究煙火和煙霧彈[37]

2010年,英國達勒姆郡居民伊恩·戴維森英語Ian Davison (white supremacist)與其兒子因製造蓖麻毒蛋白,被依《2000年反恐怖主義法令》判刑。當局注意到他們持有《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並且該書極易購得[38]。這起事件促使一位倫敦法官與警方呼籲全面禁止該書在英國的出版發行[8]

201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槍擊事件的兇手詹姆斯·伊根·霍爾姆斯被發現持有本書[39]

2013年,美國社會再次呼籲禁止此書,理由是其與阿拉帕霍高中槍擊案(兇手卡爾·皮爾森)以及聖莫尼卡槍擊案英語2013 Santa Monica shootings有關[20][39]

2015年,美國參議員黛安娜·范斯坦敦促當局將該書從在線數據庫中移除[13]

2016年,澳大利亞分級委員會拒絕為該書分級,相當於禁止該書在本國出版。2016年10月31日,該書再度被列為「RC」級禁書(Refused Classification)[40][41]

2017年,英國27歲男子約書亞·沃克(Joshua Walker)因單獨持有該書而被起訴,但最終被判無罪[42]

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居民,因在境外網站下載該書,翻譯、改編並傳播該書內容,而被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罪提起公訴[1]

2021年,劍橋大學數學系畢業生奧利弗·貝爾(Oliver Bel)因持有該書,被法院認定為「收集可能用於恐怖主義行為的信息」,被判處三年監禁。儘管證據表明貝爾是利用該書進行學術研究,法院仍予以定罪[43][44]

2021年,英國一名21歲學生本·約翰(Ben John)因在電腦硬盤上存儲該書而被判有罪。法院初判緩刑,法官要求他「多讀讀經典文學作品,例如《傲慢與偏見》」。不過,該判決後來被上訴法院裁定為非法,最終約翰被判處三年徒刑,其中兩年監禁、一年假釋[31]

參見

  • The Big Book of Mischief英語The Big Book of Mischief
  • 基思·麥克亨利英語Keith McHenry:他於2015年撰寫了一部戲仿該書的著作,主題是食物互助。
  • 約翰·莫斯特英語Johann Most:無政府主義者,Science of Revolutionary Warfare(意譯《革命戰爭科學》)的作者。據《無政府主義烹飪手冊》前言稱,莫斯特這部著作是鮑威爾的靈感來源。
  • La Salute è in voi英語La Salute è in voi
  • 反叛手冊英語Rules for Radicals
  • 庫爾特·薩克森英語Kurt Saxon:撰寫了與本書類似的手冊,提供自製武器和彈藥的詳細說明。
  • 美國陸軍TM 31-210簡易彈藥手冊英語TM 31-210 Improvised Munitions Handbook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