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環簾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環簾蛤(學名:Marcia japonica,中國大陸稱日本格特蛤)是 簾蛤目簾蛤科格特蛤屬的一個海洋雙殼綱軟體動物[1][2][3]。
Remove ads
形態描述
殼呈胖三角形,殼表為黃褐色而有不規則的褐色斑點。於殼表密布螺肋,後背緣較前緣長,於後端邊緣有一小小的轉折而呈尖角,前端則較圓弧。
貝殼屬中等大小、三角卵圓形。殼頂圓鈍、位於貝殼中央略靠前方。由殼頂往前方顯彎曲,往後方斜直,兩者相交幾成90°角。貝殼前端圓、腹緣亦圓、往後逐漸緊縮、末端尖瘦。殼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在靠後端1/3處可見一縱向的屈曲凹紋,至腹緣也呈彎曲狀。同心生長紋成為淺的肋、較寬、微突出殼面、肋間溝淺,生長肋的排列較整齊。小月面的界線清楚、楔狀,表面平滑,具光澤;楯面界線清楚,長披針形,表面也具光澤。韌帶黃棕色,長約為楯面的一半。貝殼內面白色。鉸合板窄、三枚主齒分散排列。左殼前主齒薄而高,中央主齒較大,兩分叉,後主齒斜長,中央主齒前、後的兩個齒高距離近相等;右殼前主齒小,中央主齒和後主齒大、兩分叉。前、後閉殼肌痕和外套痕清楚,外套竇短、彎人淺、先端略尖。測量(mm)殼長 殼高 殼寬383220(海南三亞)3530.519(海南三亞)342817(海南三亞)
Remove ads
分佈
本物種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見於印度洋的紅海、桑給巴爾、尼科巴群島、康道爾群島,西太平洋北部的日本九州以南、台灣[3]、香港、中國大陸[3][4]福建的廈門以南、海南(港門、三亞[2]和白龍)、馬來西亞納閩島(拉布安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帝汶、新喀里多尼島和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都有分佈。法國自然史博物館有Denis採集自福建泉州灣的標本。
生活習性與地理分布生活在潮問帶下部至淺海20m的砂質底[2]。 常棲息在潮間帶下部至20米深砂質淺海[3]。
- Kuroda, Tokubei. A Catalogue of Molluscan Shells from Taiwan (Formosa), with Description of new Species 22 (4). 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紀要: 65–216. 1941 [2017-03-11].
- Template:Shelldoc 200015
- Template:Shelldoc 200018
- Template:Shelldoc 200019
- 金子壽衛男. 台南市安平及び其の附近の貝類. 台灣博物學會會報 (Transactions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Society of Formosa). 1943, 33 (242-243): 660–677 (日語).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