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帕勞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帕勞關係
Remove ads

日本—帛琉關係(日語:日本とパラオの関係,英語:Japan-Palau Relations)是指日本國帛琉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帛琉曾是日本在大洋洲的委任統治地,直到日本在二戰戰敗為止,現代日本與帛琉於1994年11月2日建交,此後雙邊關係友好順利發展。日裔人口在帛琉擁有較高比例,帛琉也是除了日本之外唯一認可日文作為通用語言的國家。部分與帛琉建交,但未在當地開設大使館的國家,亦委任駐日大使為兼任駐帛琉大使[1]

事实速览 日本, 帛琉 ...

歷史

兩國關係始於江戶時代文政3年(1820年),日本陸奧國閉伊郡船越浦(即今岩手縣山田町船越)的船隻「神社丸」在駛向江戶途中在今千葉縣九十九里濱沖遭難,38天後,「神社丸」號抵達帛琉。倖存的6名船員在帛琉住了3年半,才經由菲律賓馬尼拉葡屬澳門以及大清帝國浙江省乍浦返回日本。這也是關於日本和帛琉關係最早的記載[2][3]

1899年以前帛琉屬西班牙殖民地—西屬東印度群島美西戰爭後,美國只願意接管此區最大島嶼關島,其餘島嶼賣給德國,由德屬新幾內亞管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基於英日同盟的關係,日本在1914年8月23日對德國宣戰,隨即出兵佔領帛琉[4]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依照凡爾賽和約,將赤道以北交由日本委任統治。日本正式取得南洋群島後,設置南洋廳,行政中心即設在帛琉的柯羅[5][6]:8

在日本託管時期,當局對帛琉實施日本化政策,並在當地建造神社,引入內地移民[7],亦發展公共工程、文教事業。其中,日本於1926年在柯羅創立的木工學校主要招收帛琉人,當局從其占領的南洋群島各地招攬公學畢業的優秀學生進入該校,並向他們提供木工、機械及土木技術培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成為「島民工員養成所」,該校也會選拔優秀的學生前往日本內地深造[8]

在二戰期間,帛琉曾是日本帝國軍的前線基地,日軍與美軍曾在帛琉群島南部的佩里琉、安加爾二島發生戰爭,昭和20年(1945年),日本戰敗,南洋群島亦改由美國託管[9],當時,幾乎所有住在帛琉的日本人都被遣返日本,但是一部分與當地土著居民通婚的日本人被允許留在帛琉[6]:11-12

帛琉獨立後,國會曾經選出日裔帛琉人中村國雄為第一任總統[6]:76,而他的哥哥中村大次郎(Daiziro Nakamura)在兩國建交後亦曾擔任帛琉駐日大使[10]。1994年11月2日,日本和帛琉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於1999年互設常駐外交代表機構[11]。2000年4月,日本首相森喜朗提出了太平洋前沿外交戰略,主張強化日本與包括帕勞在內南太平洋諸島國的外交聯繫,加強政經關係。接替森喜朗的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菅義偉岸田文雄等也多重視與帕勞的合作關係,並透過太平洋島國論壇、日本—太平洋島國首腦峰會等多邊機制進一步深化了雙邊關係[12]:116-124

Remove ads

經貿往來

2023年,日本、帛琉雙邊貿易額約為14.4億日元,其中14億為日本出口,4,000萬元為帛琉出口。據日本外務省統計,2022年10月,共有20家日本企業在帛琉投資[11],其中,連結帛琉最大城科羅爾與最大島巴貝圖阿普島之間的科羅爾—巴貝圖阿普大橋日本鹿島建設於2002年興建完成,取代了原由韓國建設公司SOCIO建造於1978年、倒塌於1996年的舊大橋,日本政府還將這座跨海大橋稱為日本—帕勞友誼大橋[6]:5[13]

人文交流

Thumb
反對投票的立牌。文字中的「SENKYO」是帕勞語,源自日文「選舉」(日語:選挙せんきょ

日本曾是帛琉第二大援助國[14]:5,2021年更超過美國,成為帛琉的最大援助來源國[11],多年間透過援助專案協助帛琉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國民生活,以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不利影響[15]

帛琉國旗形似日本國旗,因此一些日本人猜想帕勞國旗的設計刻意模仿了日本國旗,認為帛琉旗象徵著帛琉和日本之間的友好,但設計者約翰(John Blau Skebong)否認了這一說法,並宣稱這兩面旗幟之間沒有特殊聯繫[16]。而前帕勞總統中村國雄在接受採訪時對這一理論作出了回應,並含糊其辭地表示:「這是一種說法」[17]

帛琉的安加爾島是日本以外唯一以日語為官方語言的地區。然而日本憲法並未明訂官方語言為日語,故亦有文獻宣稱安加爾是世上唯一正式採用日語為官方語言的地區[18]。但實際上該地已沒有以日語為日常用語的人口居住,日語的官方地位名存實亡。另外,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於當局在學校推行日文授課,帛琉語中也吸收了許多來自日語的外來詞[6]:12-13[19],當時的日本音樂學家田邊尚雄也曾對帛琉的土著音樂舞蹈進行過考察,並認為它們體現了音樂舞蹈的純粹、原本的面貌[20]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