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昂特諾爾·菲爾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昂特諾爾·菲爾曼
Remove ads

約瑟夫·奧古斯特·昂特諾爾·菲爾曼(法語:Joseph Auguste Anténor Firmin, 1850年10月18日—1911年9月19日) ,海地人類學家、記者和政治家。

事实速览 昂特諾爾·菲爾曼, 海地外交、財政和商務部長 (第二任期) ...
Remove ads

生平

菲爾曼於1850年出生在海地北部的海地角,自幼勤奮好學,他本人從17歲開始教書,並能熟練地使用希臘語拉丁語和法語。然後進入海地海關工作。在1879年,他曾參選議員,但未果[1]:28。後來,他前往巴黎遊學,在那裡,他與同為海地人的醫學博士路易·約瑟夫·讓維爾法語Louis-Joseph Janvier得到了法國學者的推薦,成為巴黎人類學學會的成員[1]:29

1885年,在讓維爾發表了《論種族平等》後,菲爾曼亦出版了《論人類種族平等》,作為對法國人類學家阿蒂爾·德·戈比諾伯爵《人種不平等論英語An Essay on the Inequality of the Human Races》中提出的科學種族主義化的論點的反駁[1]:29[2]

弗洛維爾·伊波利特總統即位後,任命他為海地外交兼財政部長[3],在他任內,海地政府採取促進了經濟的復甦。在此期間,美國政府曾提出在海地西北隅的莫勒-聖尼古拉郡建立軍事基地,並對海地政府施加壓力英語Môle Saint-Nicolas affair,但菲爾曼則以本國憲法禁止割地為由,拒絕美國的要求,後者因此被迫撤出海地[1]:28[4]

蒂雷西阿·西蒙·桑總統於1902年辭職後,安特諾爾和臨時總統皮埃爾·狄奧馬·博瓦隆-卡納爾英語Pierre Théoma Boisrond-Canal的關係趨於緊張,海地再一次爆發內戰,在海軍上將哈密爾頓·基里克英語Hammerton Killick的支持下,菲爾曼決定從戈納伊夫進攻太子港以奪取政權[5],時任海軍部長皮埃爾·諾爾·阿列克西率軍在太子港等地將他的軍隊擊敗,在美國的主持下,阿列克西與菲爾曼開始談判,此時基里克和他的克里特-阿-皮埃羅號炮艦英語Haitian gunboat Crête-à-Pierrot也在軍的圍攻下被迫自沉[5],菲爾曼被迫流亡到聖托馬斯島,在此期間,他主張海地應該與古巴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買加加勒比海島嶼組建聯邦國家[1]:29。直到1911年去世。[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