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昆明理工大學

中国云南昆明的高等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昆明理工大学
Remove ads

昆明理工大學,簡稱昆理工昆工(雲南省內多稱為「理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昆明市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公辦省屬普通高等學校。它的前身為昆明工學院。昆明理工大學是以工為主,理工結合,行業特色、區域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齊全的重點大學,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1]

事实速览 昆明理工大學, 校訓 ...

昆明理工大學現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3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9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省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2個;有107個本科專業,在全國設有37個函授站(點),43個夜、函大本專科專業;全省設有16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中心,22個本、專科自學考試專業;擁有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2個省級培訓基地。[2]

Remove ads

學校文化

校訓

明德任責,致知力行

  • 「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 「致知」: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
  • 「力行」:出自《朱子語類》:「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

「致知力行」出自1922年成立的東陸大學(雲南大學前身)校訓「自尊、致知、正義、力行」。

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50周年校慶時,提煉了校訓,昆工作為東陸大學一個重要後繼者,結合理工大學特質,亦繼承了部分該校訓。

傳統

艱苦奮鬥,求真務實

精神

根植紅土,情系有色,堅韌不拔,赤誠報國

校風

勵精圖治,求實奮進

教風

德高業精,教書育人

學風

勤奮,博學,實踐,創新

學校歷史

昆明理工大學經歷過多次並校,學校本身最早是從私立東陸大學(現雲南大學)中獨立出來。後與雲南工業大學(前雲南工學院)合併,學校在作為昆明工學院發展時已經更名為昆明理工大學,在1999年與雲南工業大學合併後,保留了昆明理工大學的校名。

私立東陸大學時期

1919年,省議員大會審議通過龔自知等人提出「本省籌辦大學請願書」。時任雲南督軍兼省長的唐繼堯於9月以雲南督軍公署、省長公署之名告知省議會,表示「大學之設,必期於成。」

1922年12月8日,私立東陸大學宣布成立,次年,正式開學,設有本科、預科、附中。

1932年,雲南省立師範學院併入,設有文學院(政治經濟、法律系),工學院(土木、礦冶系),教育學院。

1952年,重慶大學有色金屬專修科併入雲南大學。

1953年8月,西昌技藝專科學校7名教師調入雲南大學工學院,1953年9月至1954年1月,貴州大學礦冶系師生及全部設備,機械電機系教師及全部設備,數理及化學兩系學生,部分教師,專業設備調入雲南大學。

昆明工學院時期

昆明工學院,系原私立東陸大學工學院,下設土木工程系和採礦冶金系。

1954年7月11日,政務院批准的中央高教部1954年暑期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方案中決定:「雲南大學工學院獨立建校,成為以有色冶金和採礦為重點的多科性工學院,定名『昆明工學院』」。9月1日,昆明工學院正式宣布成立。學校隸屬高等教育部。

1958年8月,學校下放給雲南省管理。

1960年;昆明工學院羅茨分院成立,同年,以昆明工學院機械系成立雲南機械學院。

1961年9月,雲南機械學院、雲南煤炭學院、昆明工學院羅茨分院、滇南大學冶金機械系、滇西大學採礦機械系、雲南鐵道學院、甘肅工業大學(今蘭州理工大學)鋼鐵冶金專業併入昆明工學院。

1963年9月,滇南大學化工系併入昆明工學院,學校劃歸冶金工業部管理。

1970年1月,學校下放給雲南省領導。

1978年9月,學校實行冶金工業部和雲南省雙重領導,以冶金工業部為主。

1983年9月,學校劃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管理。

1995年2月,昆明工學院更名為昆明理工大學

1998年3月,學校實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與雲南省共建,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管理為主的體制。9月,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雲南省為主的管理體制「。

Remove ads

雲南工業大學史

1910年,藝徒學堂改稱初等工藝學堂,並開辦高等工礦學堂,初期只招收男生。

1912年,工礦學堂改為省會工業學校。

1913年,雲南工礦學堂更名為雲南甲種工業學校。

1921年,雲南甲種工業學校(部分)更名為路政學堂。

1930年,路政學堂更名為雲南省立第一工業學校。

1930年4月,在原甲種工業學校基礎上,雲南省創立省立第一工業學校,校址原在華山東路大德山雙塔寺,後遷至大西門外文昌宮(現龍翔街文林小學)。新中國成立後,省立昆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省立昆華女子實用技藝職業學校一部分合併,改名為雲南省昆明工業學校。

1961年,昆明工業學校更名為雲南省第一工業學校。

1965年5月,雲南省第三工業學校、雲南省農業機械學校創建。

1974年12月11日,省革委以雲南第一工業學校、第三工業學校和農業機械學校的基礎上擴建成立雲南工學院。

1984年9月,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昆明分院創建。

1985年3月,雲南化工專科學校、電子科技大學昆明分部創建。

1994年9月6日,經國家教委批准,雲南工學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昆明分院、電子科技大學昆明分部、雲南化工專科學校合併組建雲南工業大學。

Remove ads

兩校合併

1999年10月,原昆明理工大學與雲南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昆明理工大學。

2004年12月28日,經省政府批准,雲南省分析測試中心成建制併入昆明理工大學。

2008年,學校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

2010年7月,學校成立昆明理工大學質量發展研究院。11月,學校成立雲南省知識產權發展研究院,獲」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創建單位「稱號。同年,學校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2011年1月,學校成立昆明理工大學附屬昆華醫院(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3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成立。10月,學校入圍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年底,學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2年6月,雲南省人大法制委、雲南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與昆明理工大學合作建立雲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13年1月,學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4月,昆明理工大學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資助,成為全國首批18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之一。12月,學校國家級超硬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科技部國際合作基地。

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雲南時,給予學校「全國著名高校」的讚譽。

2016年6月,昆明理工大學航空學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昆工呈貢校區舉行。

2017年1月,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學校入選2017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8年9月,雲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簽署協議,決定共建昆明理工大學。

2019年2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2020年3月,學校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4月,入選在線教學國際平台課程建設高校。 9月,學校獲批飛行簽派員訓練資質。10月20日,學校加入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聯盟。

2021年5月,昆明理工大學獲批「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且入選雲南省第一批學校體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名單。 7月,昆明理工大學在呈貢校區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生土中心舉行雲南鄉村振興學院暨雲南鄉村振興研究院揭牌儀式,同月與安寧市人民政府在安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共同合作建設昆明理工大學附屬安寧市第一人民醫院。12月,人工智能產業學院被列入「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公示名單。

學校概況

院系設置

更多信息 昆明理工大學院系及業務機構 ...

附屬醫院

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共有14個臨床教學基地,含10個附屬醫院、3個教學醫院、1個實習醫院。

更多信息 直屬醫院, 非直屬醫院 ...

教學建設

事实速览 大學排名, 全球排名 ...

質量工程

學校有5個專業通過國家專業評估、15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獲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項,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2項。學校建成國家精品課程8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雙語示範課程2門,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3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校有雲南省高水平大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2個,卓越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小語種人才培養示範點1個,東南亞南亞語種人才培養示範點1個。

  • 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冶金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建築學、環境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礦物加工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建築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實訓中心、冶金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冶金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昆明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有限公司、雲南電網公司、雲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雲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雲南西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雲南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設計實驗教學中心、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中心、計算中心、冶金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力學實驗中心、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化工原理雲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 雲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於材料專業ACD特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冶金工程培養精英兼顧一般雙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9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3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9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省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2個。

  • 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等
  • ESI排名世界前1%學科:工程學、材料學、化學、環境/生態學、植物與動物學、農業科學
  • 重點學科
    •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有色金屬冶金
    • 國家重點培育二級學科:環境工程
    • 雲南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力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築學、水利工程
    • 雲南省級重點二級學科: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磷化工工藝過程及設備、機械電子工程、採礦工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食品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應用化學、有色金屬冶金、製漿造紙工程
  • 學位授予
    • 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力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生物學、系統科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
    • 工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能源與環保(領域方向:冶金工程、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一級學科碩士點:金融、城市規劃、應用統計、國際商務、風景園林、保險、林業、資產評估、臨床醫學、審計、法律、公共衛生、藥學、教育、漢語國際教育、工商管理、翻譯、會計、新聞與傳播、出版、工程管理、建築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臨床醫學等
    •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金融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出版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碩士(27個領域)等

知名校友

政界

  • 彭金輝: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楊保建: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常委
  • 劉北辰: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常委,人大常委,雲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劉邦瑞: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
  • 羅黎輝:雲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 鄭心穗:民革中央常委、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 蘇正國:第九屆全國工商聯常委、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
  • 龍潛:昆明工學院副院長,周恩來的秘書,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
  • 李漢柏:雲南省副省長
  • 王德學:國家安監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 李江:雲南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 趙金: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王喜良:雲南省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
  • 李新華:雲南省副省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原副總經理
  • 竺良甫:建國初期機械專家,民盟副主委、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車榮福:廣西黨委常委、南寧市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等
  • 丁紹祥:雲南省黨組成員、副省長
  • 劉聖華:黃石市副市長
  • 賀毅:雲南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 楊軍:臨滄市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
  • 楊福生:紅河州委副書記、州長、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 潘祖和:雲南財大黨委副書記
  • 王俊強:雲南省政府副秘書長
  • 帥江:貴陽市兩管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 何天淳:雲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雲大校長
  • 夜禮斌:雲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昭通市委書記
  • 陳亞東:貴州省都勻市黨組書記
  • 郭傑: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委常委、副市長
  • 王樹芬: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 牛剛: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委書記

企業界

  • 羅建川:原中國鋁業執行董事/總裁
  • 劉鳳山:華新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 肖同友:全國人大代表、原南鋼董事長、黨委書記
  • 敖宏:中國鋁業集團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執行董事,中鋁股份總裁
  • 王永選:原中礦金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 段華生:原雲南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 俞瑞方:紅雲紅河集團副總裁
  • 葉世興:玉溪煙草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經理,雲南紅塔集團黨委副書記
  • 李穗明: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 張嘉濱:雲南煙草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郭忠誠:昆明理工大學恆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田永:雲南冶金總公司副總經理、雲南鋁業公司總經理、雲南省工業經濟聯副會長
  • 王長勇:原昆鋼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事長
  • 余自蘇:鞍鋼集團副總經理,原攀鋼(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 張嘉濱:昭通市煙草公司經理,昭通市煙草專賣局局長,昭通捲菸黨委書記、廠長
  • 李勇:中國有色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 王繼光:攀鋼(集團)礦業公司經理
  • 寇偉: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經理
  • 吳雲紅:水電十四局副局長
  • 高盈孟: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他盛華:雲南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 董華:雲南省副省長、原雲天化董事長總經理
  • 付軍:雲銅副總,雲輕紡總經理,雲南醫藥集團黨委書記
  • 路東尚:山東招金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
  • 董英: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 郝蜀東:昆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科教界

  • 張國成:稀土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戴永年:有色金屬真空冶金專家,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
  • 彭金輝: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原昆明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 季維智: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曹進德:IEEE Fellow、歐洲科學院院士
  • 李夢庚:錫冶金專家,現代錫冶金火法精煉技術奠基人,連續螺旋結晶機的發明者
  • 劉純鵬:國家科委冶金學科組成員
  • 魏一鳴: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理工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
  • 畢謙:先後擔任昆明工學院基礎部建力系系主任
  • 常鵬北:創建了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電渣冶金研究室
  • 肖正學:曾任西南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爆破協會常務理事
  • 王希季: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勳,國際宇航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徐祖耀: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家、教育家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