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昌邑故城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昌邑故城址,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昌邑鄉前、後昌邑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西漢時,是山陽郡郡治和昌邑國國都。
歷史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改山劃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其子劉髆為昌邑王。昌邑哀王劉髆在位11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前74年,漢昭帝崩,無子。劉賀被征為帝,是為廢帝,被廢為海昏候。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1]
戰國至魏晉時期,昌邑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鐵貿易中心。西漢時發展達到頂峰,東漢後開始走向衰落,隋唐時期,昌邑為縣,宋代降為鎮。元末明初,黃河幾次決口使這座古城被掩埋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垣隱約可見。[2]
1980年文物普查時,昌邑故城址被發現。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兩次勘察,為研究古昌邑提供了詳實資料;1992年6月12日,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遺址[3]。
2017年、2019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相關部門對昌邑故城址進行了兩次考古勘探,基本探明了昌邑故城址的規模和範圍、大小。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