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信女子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信女子學校(英語:Myung Sin Girls' High School[1],中國朝鮮語:명신녀자학교/明信女子學校)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歷史上的一所女子學校,1913年由英屬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巴克爾(漢名朴傑)的妻子麗貝卡創辦,有小學和中學兩個部分。1946年,明信女子中學與大成、東興、恩真等龍井中學一起合併成為「吉林省立龍井中學」。
歷史

1910年,耶穌教會在龍井創辦尚貞女子學校。1913年6月4日,英屬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巴克爾(Archibald Harrison Barker[2],漢名朴傑[3]:71[4]:393)的妻子麗貝卡·巴克爾[5](Rebecca Barker)以尚貞女子學校為基礎擴招創辦明信女子學校,並任首任校長。學校招收了158名學生,聘教員12人。1920年6月,明信女子學校第二任校長英國傳教士格特魯德·卡斯女士將學校升格為明信女子中學[6]:208。1929年,學校有朝鮮人教師6名,德國人教師1名,學生178名[4]:393。
1932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聯合教會的資助下,明信女校的新校舍在龍井東郊傳教部院落成。新校舍有三層:一、二層是教室,三層是校長室、教員室和禮堂,地下室是一個小型室內體育場地。此外,學校還為外地學生建了一棟能容納24名學生和3名教員的宿舍樓。當年明信女校在校生人數為179人,其中小學生115人,中學生64人[7]:101。1935年時有4個學年,每個年級1個班級,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分別有學生54、39、28、16名。大部分教師為朝鮮人,日語教師為日本人,校長和校醫為西方人[8]:474。
1938年,明信女校收到滿洲國法令要求申請註冊否則會被取消辦學許可。註冊學校按規定需要使用日語教授日本文化課程,並參拜神社。校方為避免學校被關閉遞交了註冊申請,並收到了辦學許可證。聖經和一些特定課程被默許繼續使用朝鮮語教學[7]:101-102。此後校名改為私立明信女子國民高等學校。1938年時有4個班級,12名教師,其中有8名朝鮮人,1名日本人,1名「滿洲人」,還有其他教師2名。學生全數為朝鮮人,共90名[9]:655。
1941年,由於國際局勢的變化,龍井的加拿大傳教士在加拿大領事館的勸告下全部回國。朝鮮人李斗燮接任明信女校校長之職。1942年,明信女子小學被滿洲國政府與另一所小學合併。1943年,明信女子中學被與龍井光明高等女校合併成「龍井女子國民高等學校」。日本人原田文吾任校長。[7]:102[6]:208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明信女子中學重新復校。1946年9月16日,明信女子中學與大成、東興、恩真等龍井中學被一起合併成為「吉林省立龍井中學」。[6]:208[10]
Remove ads
辦學資金
明信女子學校的辦學資金大部分來自於加拿大的教會。例如,1936年該校總支出為6,727朝鮮圓[查證請求],其中5,027圓來自加拿大聯合教會,1,700圓來自學生的學費。[5]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