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希豪森三難困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希豪森三難困境(英語:Münchhausen trilemma)是知識論中的一個思想實驗,用以表明包含邏輯學和數學在內任何對真理的論證都是不可能的。

介紹
當論證某一陳述時,這一論證的前提亦需要證成(英語:justification)。而對這前提的證成,其本身亦有進一步的前提需要證成,即論證具有倒退性。
由此,對任何論證最終有三種可能性:
這三種可能性都不夠理想,故稱為三難困境。
這一困境亦被稱為阿格里帕三難困境(Agrippa's trilemma),這是由於希臘哲學家塞克斯圖斯·恩丕里柯在其著作《皮浪主義綱要》中提到了類似的五路論證,而第歐根尼·拉爾修則指出其為阿格里帕所提出。[1]
後來德國哲學家雅各布·弗里德里希·弗里斯則提出了類似的三難困境[2],卡爾·波普爾稱其為「教條主義-無窮倒退-心理主義」三難困境。1968年,漢斯·阿爾伯特在所著的《批判理性論》(Traktat über kritische Vernunft)中引用了波普爾,並提出了「明希豪森三難困境」這一名稱。[3]其中明希豪森是一位小說的主人公,他曾在受困沼澤時拉着自己的辮子逃出了沼澤。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