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朝太子三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朝太子三少,即明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三職的合稱,正二品。最初負責掌奉皇太子以觀三公的道德而教諭等事,為東宮輔臣。後為虛銜。

概述

明朝太子三少為無定員,無專授。洪武元年(1368年),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經常因事親征,考慮皇太子監國時,再設官僚制度,會生嫌隙,於是命朝廷命臣兼顧東宮職務: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洪武三年(1370年),禮部尚書陶凱請選人專任東宮官,於是朱元璋罷免兼領,另選輔導。於是東宮師傅止為兼官、加官及贈官。唯一的特例是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命姚廣孝專任太子少師,留輔太子朱高熾。從此以後直至明末,太子三少全部為虛銜,與輔導太子的職責無關[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