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又稱明永樂青花壽山福海紋香爐,明朝永樂年間江西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的一款鼎式瓷爐。該爐共有三件,其中僅兩件為傳世品,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最後一件是以景德鎮官窯瓷器廠永樂堆積層出土瓷片復原而成,因燒制過程中變形而砸碎掩埋。
名稱
該款香爐為明代永樂年間景德鎮御器廠官窯燒制,形制為三足鼎形爐,質地為青花瓷,紋飾為海水江崖紋,又稱壽山福海紋。根據命名中信息詳略程度,該款香爐在故宮博物院官網被稱為「青花海水紋香爐」[1],在南京博物院官網被稱為「景德鎮官窯青花壽山福海紋瓷香爐」[2],在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被稱為「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3]。
歷史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該款香爐是一件傳世文物,為清宮舊藏,按清宮檔案記載該器製作於明朝永樂年間。《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瓷器鑑定》等書中,均參照原藏於青海省樂都縣瞿曇寺,後藏於青海省博物館的「大明永樂年施」款鎏金金銅爐,將該爐斷代為明永樂年間。但也曾有學者認為其燒造於宣德年間[4],如李延春曾刊文從器型、胎釉、紋飾、圖案、繪畫風格等方面論證其與其他永樂器物有區別,並推斷其製作於宣德二年之後[5]。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該款香爐是一件故宮南遷文物,是三件中唯一完整的,故宮所藏的一耳有缺,而景德鎮出土的為打碎的瓷片[6]。2017年3月,南京博物院在特展館2樓9號廳「鎮館之寶」展廳中推出《青花壽山福海香爐的故事》展[7]。
1980年代後,景德鎮官窯瓷器廠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落選品、廢品及供余品的瓷片,其中出土於永樂堆積層的部分瓷片通過差不多一年的修復得到了第三件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這件香爐的出土正式確定該款香爐製作於永樂年間[3]。經推測,該款香爐御器廠本來燒制了三件,其中一件因燒制過程中變形而被打碎掩埋,另外兩件被送入皇宮使用[8]。
2015年6月2日至9月3日,故宮博物院在齋宮和延禧宮舉辦「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對比展」,展出了297件套明代御窯用瓷,其中御窯遺址考古出土和故宮舊藏的兩件永樂青花海水紋雙耳三足爐便對比展出[9][10]。
Remove ads
基本信息
器型紋飾
該器造型為仿青銅鼎式樣,體形碩大飽滿,小平底的腹部圓鼓,底部為三個象腿形的獸形足;爐口呈闊盤形、方唇;頸部收束、短直,裝飾有10個球形鼓釘;爐肩部置對稱的弧線形朝天耳,耳稍向外撇。外壁通體是以蘇麻離青料繪藍地白花海水江崖紋,又稱壽山福海紋,寓意江山永固。青花色澤濃艷,暈散明顯,紋飾中密布凝結的黑斑。內壁砂底,半施白釉[1][2][4][6]。
其他相關
故宮博物院所藏香爐的圖片曾被耿寶昌選作其著作《明清瓷器鑑定》的封面圖案[12]。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的圖案是2017年首播的綜藝節目《國家寶藏》LOGO的構成元素[13],同時該爐也是故宮參加該節目第三季的三件文物之一,由靳東擔任明星守護人[3][14]。
備註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