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春香傳 (1935年電影)
韓國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春香傳》是一部1935年電影,亦是朝鮮半島的首部有聲電影。該片由朝鮮半島早期電影人李弼雨和其弟弟李明雨合作完成,改編自朝鮮民間傳說《春香傳》。李明雨擔任導演,李弼雨兼任攝像、錄音、洗印和編輯[1]:80。在當時的情況下,製作有聲電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由於沒有連接錄音機和攝像機的同步發電機,《春香傳》採用後期配音的方式而非現場錄像。影片原本計劃在片中插入「農夫歌」,但由於資金問題,該計劃不得不被擱淺[2]:125。許多當時的電影評論者對該片的情節編排、服裝、影片背景、節奏安排等評價也頗為刻薄。不過,影片中的少量對白,搗衣聲、推拉大門的聲音都引起了觀眾的極大好奇。他們對韓國的首部有聲電影感到自豪,對影片的不足則頗為大度。《春香傳》投入的製作經費是一般電影的一倍多,其電影票也高達1韓圓。當時進口西洋片的票價也只不過是0.3到0.4韓圓的價位。兩年後在韓國上映的查理·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票價也僅為0.7韓圓。可見,《春香傳》的票價在當時是非常高的,但觀眾的好奇心還是使該片的票房收入獲得成功[2]:125[1]:84。
1935年10月3日,《春香傳》在團成社的公映,拉開了韓國和朝鮮有聲電影的時代[1]:84[2]:122[3]。之後,當時的其它電影公司紛紛進行有聲電影的製作。1936年,已經有一半的電影公司在製作有聲片。《阿里郎山嶺》(1935年,洪開明)、《朝鮮之歌》(1936年,金尚鎮)、《阿里郎3》(1936年,羅雲奎)、《虹》(1936年,李圭煥)、《迷夢》(1936年,梁柱南)、《洪吉童傳(後篇)》(1936年,李明雨)等多部有聲電影陸續在韓國製作上映。1937年,韓國電影已經完全進入有聲電影時代[2]:129。
Remove ads
演員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