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晉孝武帝
东晋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晉孝武帝司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東晉皇帝,在位時間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晉簡文帝的第六個兒子,晉安帝和晉恭帝的父親,母李陵容。
生平
晉孝武帝四歲時被封為會稽王,372年9月12日被立為太子,同日晉簡文帝逝,繼位時年僅十一歲。次年年號為寧康,由褚太后(堂兄晉康帝遺孀)攝政。
14歲時(376年)開始親政,改年號為太元。當年他改革稅收,放棄以田地多少來收稅的方法,改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稅。此外他在位期間大力加強皇帝的權力和地位,史載他「威權己出」,扭轉了東晉自晉明帝死後皇權旁落的局面。
384年後,晉孝武帝趁著前秦崩解的契機北伐,陸續收復了黃河以南的所有領土(包含河南洛陽及山東半島),甚至劉牢之一度佔領河北鄴城。這使得390年代的東晉版圖,達到了自東晉開始以來的最大值[註 1]。但是連年征戰,遽增的兵役賦稅使人民痛苦難當,既疲又怨[2]。
晉孝武帝即位初期由於稅賦改革與謝安當國,被稱為東晉後期的復興;但是謝安死後司馬道子當國,以及晉孝武帝北伐成功後開始嗜酒,「醒日既少」,連帶導致「刑網峻急,風俗奢宕」的不良政風[3]。
根據《晉書》記載,396年11月6日,晉孝武帝由於對他當時寵信的張貴人開玩笑說:「你已經快要三十歲了,按年齡應該要被廢棄了」,張貴人聽到這話,心裡非常憤怒。結果晉孝武帝喝醉酒後突然去世。[4]而更早成書的《宋書》表示晉孝武帝突然去世後,「許多人表示皇帝是被張貴人所殺」[5]。北宋時期成書的《資治通鑒》記載,在晉孝武帝開玩笑說要廢除張貴人後,夜裡張貴人趁晉孝武帝酒醉在消暑殿睡覺時,先用酒打發宦官們去休息,再命令婢女用被子將司馬曜的臉蒙起來,將晉孝武帝活活悶死。事後,張貴人重金賄賂左右侍從,說晉孝武帝「因魘暴崩」[6]。11月30日,晉孝武帝葬於今江蘇南京的隆平陵。
性格特徵
孝武帝自幼年聰穎,他十歲時父親簡文帝崩逝,但他到了下午仍不去父親遺體旁哭喪,侍從勸告他應按照禮節哭喪,他卻回答說:「哀痛時就是哭喪的最好時機,哪裡需要被常規禮節束縛呢?」宰相謝安對他的清談義理頗為讚嘆,認為他所掌握的精微義理,不下於其父簡文帝。孝武帝親政後將治國大權收歸己手,很有君主的才幹器量。但他年長後沉溺於酒色之中,將政務細節交給位居宰相的弟弟司馬道子,常與道子一同飲酒酣歌。他晚年更通宵飲酒而睡到大白天,因此少有白日清醒的時刻。周遭缺乏剛正的大臣規勸,因此沒法改正嗜酒缺失。[7][8][9]
後世評價
- 唐代房玄齡於《晉書》評論說:「太宗晏駕,寧康(按:以年號代稱晉孝武帝)纂業,天誘其衷,姦臣自隕,於時西踰劍岫而跨靈山,北振長河而臨清、洛;荊、吳戰旅,嘯吒成雲;名賢間出,舊德斯在:謝安可以鎮雅俗,彪之足以正紀綱,桓沖之夙夜王家,謝玄之善料軍事。於時上天乃眷,強氐自泯。五尺童子,振袂臨江,思所以掛旆天山,封泥函谷;而條綱弗垂,威恩罕樹,道子荒乎朝政,國寶彙以小人,拜授之榮,初非天旨,鬻刑之貨,自走權門,毒賦年滋,愁民歲廣。是以聞人、許榮馳書詣闕[註 2],烈宗知其抗直,而惡聞逆耳,肆一醉於崇朝,飛千觴於長夜。雖復『昌明』表夢,安聽神言?[註 3]而金行穨弛,抑亦人事,語曰『大國之政未陵夷,小邦之亂已傾覆』也。屬苻堅百六之秋,棄肥水之眾,帝號為 『武』,不亦優哉!」
Remove ads
家世
Remove ads
影視形象
注釋
- 《晉書‧司馬道子傳》:於時朝政既紊,左衞領營將軍會稽許榮上疏曰:「今臺府局吏、直衞武官及僕隸婢兒取 母之姓者,本臧獲之徒,無鄉邑品第,皆得命議,用為郡守縣令,並帶職在內,委事於小吏手 中;僧尼乳母,競進親黨,又受貨賂,輒臨官領眾。無衞霍之才,而比方古人,為患一也。臣聞佛者清遠玄虛之神,以五誡為教,絕酒不淫。而今之奉者,穢慢阿尼,酒色是耽,其違二 矣。夫致人於死,未必手刃害之。若政教不均,暴濫無罪,必夭天命,其違三矣。盜者未必 躬竊人財,江乙母失布,罪由令尹。今禁令不明,劫盜公行,其違四矣。在上化下,必信為本。昔年下書,敕使盡規,而眾議兼集,無所採用,其違五矣。尼僧成羣,依傍法服。五誡粗法,尚不能遵,況精妙乎!而流惑之徒,競加敬事,又侵漁百姓,取財為惠,亦未合布施之道也。」又陳「太子宜出臨東宮,克奬德業」。疏奏,並不省。中書郎范甯亦深陳得失,帝由是漸不平於道子,然外每優崇之……道子既為皇太妃所愛,親遇同家人之禮,遂恃寵乘酒,時失禮敬。帝益不能平,然以太妃之故,加崇禮秩。博平令吳興聞人奭上疏曰:「驃騎諮議參軍茹千秋協輔宰相,起自微賤,竊弄威權,衒賣天官。其子壽齡為樂安令,贓私狼藉,畏法奔逃,竟無罪罰,傲然還縣。又尼姏屬類,傾動亂時。穀賤人饑,流殣不絕,由百姓單貧,役調深刻。又振武將軍庾恆鳴角京邑,主簿戴良夫苦諫被囚,殆至沒命。而恆以醉酒見怒,良夫以執忠廢棄。又權寵之臣,各開小府,施置吏佐,無益於官,有損於國。」疏奏,帝益不平,而逼於太妃,無所廢黜。
- 《資治通鑑》卷107:琅琊王道子恃寵驕恣、侍宴酣醉,或虧禮敬。帝益不能平。欲選時望為藩鎮以潛制道子,問於太子左衛率王雅曰:「吾欲用王恭、殷仲堪何如?」雅曰:「王恭風神簡貴,志氣方嚴;仲堪謹於細行,以文義著稱。然皆峻狹自是,且幹略不長;若委以方面,天下無事,足以守職,若其有事,必為亂階矣!」帝不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