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普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普普沙(西班牙語:Pupusa)是薩爾瓦多一種塞滿了咸餡菜的厚玉米餅,食用時通常配有泡菜和番茄醬汁。 普普沙在洪都拉斯(尤其是南部)地區是比較受人青睞。[1]
普普沙的餅皮通常是用玉米粉手工製作並填塞餡料。常見的餡料包括多種奶酪,豬肉和油豆。

歷史
幾個世紀以前,居住在現稱為薩爾瓦多領土的皮皮族部落發明普普沙的做法。製作普普沙的廚具在被譽為「薩爾瓦多的龐貝」的Joya de Cerén(曾經被火山灰掩埋)遺址中發掘。該地出土了大約2000年前烹飪過食物,其保存完好程度看起來就跟剛製作完成時一模一樣。在薩爾瓦多的其它考古遺址也可以找到皮皮族人的廚具。
前哥倫布時期的普普沙通常是素餡的,其形狀通常呈半月形。它們的餡里通常會加櫛瓜的花瓣和蓓蕾,還會加入菌類或其它草藥作為餡料。直到1570年,肉類才開始作為餡料加入到普普沙里。[2] 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普普沙的傳播大多局限於鄉鎮,如克薩爾特佩克等城市。而沒有在薩爾瓦多廣泛傳播。[3] 隨着六十年代克薩爾特佩克人口開始遷徙到其他地區,各種各樣的普普沙開始在全國各地以及如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等鄰近地區大量傳播。在七十年代的危地馬拉,普普沙的形狀通常是半月形。而在查拉特南戈地區,這種半月形的普普沙則會被認為是吃剩下的;在此地區,魚肉餡的普普沙會比較少見。另外,萊波河以東的普普沙通常會更大一些。
20世紀80年代,薩爾瓦多內戰迫使當地居民移民到其它國家,多數都去了美國。因此,在薩爾瓦多國外,薩爾瓦多人聚集的地方,總能看見普普沙的身影。薩爾瓦多移民已經把這道菜帶到了美國的大部分地區。在加拿大的許多地區也有普普沙。近年來,甚至在阿德萊德,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和悉尼的一些拉丁美洲餐館也可以找到這種小吃。

2005年4月1日,薩爾瓦多立法議會宣布普普沙為國菜,並且11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全國普普沙日。[4]節日當天會在首都和國內幾個大城市開展集市貿易活動。 2007年11月10日,為慶祝全國普普沙日,文化部長在首都公園組織了一場博覽會,在那場博覽會上製作了世界上最大的普普沙。該個普普沙直徑3.15米,用了200磅麵團,40磅奶酪和40磅豬肚製成,最後被大約5000多人左右分享食用。五年後,該紀錄再次被打破。新普普沙直徑為4.25米。記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大普普沙是2015年11月8日在薩爾瓦多奧洛奎爾塔製作的直徑為4.5米的普普沙。[2][5]
在2011年,普普沙被《衛報》(The Guardian)選為紐約最佳街頭美食。[6]
傳統的普普沙一般都與薩爾瓦多泡菜(Curtido)(類似於德國酸菜的辣味版和韓國泡菜的淡味版)及番茄醬一起食用,且一般直接用手抓着吃。
Remove ads
爭議
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曾經因誰是普普沙的起源地有過爭議。薩爾瓦多考古學家羅伯托·奧爾多涅斯(Roberto Ordoñez)認為普普沙是由皮烏爾人創造的,因為普普沙在皮烏爾語中具有「膨脹」的意思,以及在霍亞·德塞倫(Joya de Cerén)古蹟中發現了早期用來做普普沙的材料和工具的手工藝品。洪都拉斯的詞源學家表示,由於皮烏爾語與納瓦特爾語非常接近,洪都拉斯納瓦族部落也有可能創造了這種食物。[7]在中國 - 東盟自由貿易區談判期間,也討論了普普沙的來源。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兩國都想讓普普沙成為該國獨一無二的出口商品。但是兩天後,洪都拉斯代表團最終將這項出口權讓給了薩爾瓦多。[8]

圖集
經濟
儘管普普沙的市場價格非常便宜,但它卻是薩爾瓦多的經濟占比很重的一部分。除普普沙本身之外,其原材料也被出口到其它國家。在2005年,僅出口美國的普普沙原材料loroco就價值604,408美元。美國許多西語裔超市和國際超市中都可以買到普普沙,尤其是在華盛頓特區或者紐約長島這種薩爾瓦多人人口密集的地方。
普普沙在薩爾瓦多經濟中有着很大的分量。 據薩爾瓦多經濟部2001年至2003年的統計,普普沙為薩爾瓦多帶來了超過2千2百萬美元的收入,而loroco等普普沙原材料的出口也有助於刺激薩爾瓦多的經濟。[9]截至2005年前,有超過30萬人以生產製作普普沙為生,其中大多為婦女。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