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晶體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晶体号
Remove ads

晶體號俄語: Кристалл; 英語: Crystal)是和平號空間站的第4個模塊,也是第3個與核心艙對接的模塊。晶體號和以往的模塊一樣,是基於77K(TKS)模塊設計的,最初的名字叫「量子3號」。

更多信息 圖示, 模塊配置 ...

介紹

安裝在空間站的這個模塊最初的設計應該是一個37KS,但這個設計在1983年被取消。6月11日,在機械臂的幫助下,晶體號與量子2號相對應的對接口實現了對接。晶體號由兩個密封艙組成:儀器載荷艙和儀表對接艙。晶體號是和平號空間站的第二個徑向艙,主要功用是在空間飛行條件下,獲得特殊性能的結構材料、電子器件、生物製劑和植物栽培工藝;增強地球資源勘察和天體物理實驗的能力,增大了空間站的空間,為長期性載人飛行帶來了更加有利的條件。[2]晶體號內有4個半導體爐,在7個月內生產了價值1000萬美元的空間材料。[3]

位置變動

Thumb
STS-71任務中,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與和平號空間站的晶體號實驗艙對接。在沒有安裝對接艙時,晶體號必須移動到-X位置。
Thumb
安裝上對接艙後的對接示意圖。自此以後,晶體號的位置一直固定在-Z接口

晶體號裝有兩個型號為APAS-89的APAS對接口英語Androgynous Peripheral Attach System,最初設計與暴風雪太空穿梭機計劃相關,為蘇聯太空梭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服務。但由於暴風雪計劃在1993年取消,晶體號被用於太空梭-和平號計劃。1995年5月26日,晶體號被從-Y接口移動到了-X接口。5月30日,又被移動到-Z接口,為光譜號實驗艙的對接做準備。6月10日,晶體號被重新移回-X接口,準備與STS-71任務的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對接。1995年7月17日,晶體號被移動到-Z接口,這是晶體號的最後一次移動。1995年11月15日,晶體號與和平號對接艙對接,使太空梭與和平號不再直接通過晶體號對接。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