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曹奐
曹魏末代皇帝 (246-30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魏元帝曹奐(246年—302年),原名璜,字景明,是曹魏最後一個皇帝,260年到266年在位。
Remove ads
即位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試圖從司馬氏手中奪回權力失敗,兵敗被殺,丞相司馬昭派兒子使持節行中護軍中壘將軍司馬炎迎立曹璜為皇帝,改名曹奐,入繼為堂兄魏明帝曹叡的兒子[1][2]。曹奐實際上毫無權力,在大臣和軍隊中也沒有任何勢力,完全是司馬昭的傀儡。
魏亡後
魏亡後,曹奐被封為陳留王,並遷居金墉城,最終改遷於鄴城。出城時,太傅司馬孚(司馬懿 三弟,司馬炎的叔祖父)握著他的手說:「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
晉武帝司馬炎仿山陽公劉協例,允許曹奐仍保有皇帝儀仗、用皇家禮儀祭祖、不以臣下自稱。西晉設立「監鄴城諸軍事」,監視曹奐。成都王司馬穎任大將軍、監鄴城諸軍事時,即使是他的右司馬陸機也不能與曹奐相見。
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奐死於鄴城,享年五十六歲,以皇帝禮下葬,諡號元皇帝。
由於離世時正值八王之亂,曹奐的後人的名字沒有流傳下來,只記載其繼任者曾在晉惠帝被劫持到鄴城時送來天子的冕服。東晉以後,陳留王由曹操玄孫曹勱及其後裔承襲,但無法得知他們和曹奐的關係。鄴城遺址附近一直有相傳為曹奐墓的土墩,後來考古發掘證實並非曹奐墓。
陳長琦《鄴人張承基之亂與曹操高陵被毀事件》認為,元康九年(299年)四月鄴城人張承基作亂時製造的妖言或與復興曹魏有關,司馬穎因此毀曹操高陵、平夷堂,將曹操高陵中遺物送往鄴宮以為對曹奐(或繼任陳留王)的威懾,甚至曹奐有可能是因此憂懼而死。
Remove ads
家庭
影視形象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