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曹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曹溶(1613年—1685年),潔躬,號秋岳晚號倦圃鋤菜翁金陀老人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初政治人物、藏書家,同進士出身。

生平

生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崇禎九年(1636年)舉浙江鄉試第三名,崇禎十年(1637年)聯捷丁丑科第三甲第三名,工部觀政,本年六月授行人,十二年順天同考,壬十五年考選河南道監察御史。十六年被革職。[1][2]

明亡仕,仍為河南道御史,順治元年(1644年)六月提督順天學政。三年三月升太僕寺少卿,七月因濫送貢監學生,被降調革職。順治十年重新起用,十月赴京仍任原官,十一年七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改通政使司左通政,十二年三月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六月升戶部侍郎,十月外任廣東布政使,十一月被降二級,仍赴布政任。十三年九月以浮躁降一級調用,左遷至山西陽和道。與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陳之遴並列「江浙五不肖」。[3]曹溶歷仕明清兩朝,雖為貳臣,卻與明遺民顧炎武屈大均交往甚密,並幫助傅山化解官司。顧炎武與曹溶交情篤厚,《靜惕堂詩集》收有曹溶酬贈顧炎武的九題十一首詩。順治十三年,朱彝尊曾於為曹溶廣東布政使的幕僚,其後又隨曹溶至山西大同。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曹溶時任山西按察副使,與顧炎武至雁門訪李因篤。康熙六年(1667年)秋,告老辭官,從此不再涉入仕途,曾被舉博學鴻詞科而不就。喜好宋元文人集,收藏甚廣,築有「靜惕堂」。[4]朱彝尊《竹垞詩話》稱曹溶「博徵文獻,集三百年名公卿手書墨跡,裝璜成冊,多至七百家。」晚年自號鋤菜翁,築室范蠡湖[5]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

Remove ads

著作

  • 《流通古書約》
  • 《流通圖書約》:此為中國藏書史上重要文獻。
  • 《曹秋岳先生尺牘》
  • 《崇禎五十宰相傳》一卷[6]
  • 倦圃蒔植記

家族

曾祖曹志道,選貢教授;祖曹仲華,萊州衛經歷;父曹遵可。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