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曼尼普爾邦

印度東部的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曼尼普尔邦map
Remove ads

曼尼普爾邦(曼尼普爾文轉寫梵語ꯃꯅꯤꯄꯨꯔ羅馬化:Maṇipūra),自稱剛萊博曼尼普爾語ꯀꯪꯂꯩꯄꯛ羅馬化:Kangleipak)、寐戴萊博曼尼普爾語ꯃꯤꯇꯩꯂꯩꯄꯛ羅馬化:Miteileipak),是印度東北的一個邦。該邦成立於1972年,東與緬甸為界,西與阿薩姆邦相連,南以米佐拉姆邦毗連,北同那加蘭邦接壤,過去曾經是英屬印度曼尼普爾土邦的一部分。在曼尼普爾語中,該邦名稱「剛萊博」意為乾土地,名稱「曼尼普爾」的梵語意為「珍珠城」,是該地皈依印度教後信徒附會太陽神經叢的結果。主體民族為梅泰族,還有大量米佐-庫基人,主要宗教為印度教基督教,少數人信仰剛萊敎英語Sanamahism伊斯蘭教

事实速览 曼尼普爾邦 ꯀꯪꯂꯩꯄꯛKangleipak, 國家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曼尼普爾當地人崇拜一種龍頭獸身生物(Kanglā shā),桑加伊節英語Sanamahi Ahong Khong Chingba的背景就是兩條騰飛的龍(Naga),Kangla古王宮作為王室權利象徵也有龍圖騰。曼尼普爾民間一直維持著對龍的崇拜。與周邊的藏緬民族習俗相似,傳統價值觀尊老愛幼,重視家庭。

在18世紀,當時的國王在孟加拉婆羅門的支持下,因為個人偏好強迫曼尼普爾人皈依印度教,然而剛萊敎英語Sanamahism仍為曼尼普爾的民間信仰,對龍的崇拜依然以各種形式在曼尼普爾保存下來。[3]

曼尼普爾包含傳說與神話在內有近千年的歷史,在歷史上一直都是獨立的王國,印度和緬甸的主要通路經過曼尼普爾邦,以前的瑪哈拉賈徵收關費,因此曼尼普爾比印度東北的其他地區富有,和尼泊爾王國處境相似同樣維持了幾百年的獨立。19世紀曾一度為緬甸貢榜王朝占領,但是第一次英緬戰爭後,曼尼普爾被割讓給英屬印度。後來英國介入曼尼普爾王室紛爭。在抓捕曼尼普爾的一個王子的過程中,英國軍隊殺死了很多當時正在觀看傳統舞蹈的平民。作為報復,平民殺死了五個英軍士兵。這一事件直接引發英國對曼尼普爾王國宣戰。英國取勝後,那個王子則被判處死刑,最後在曼尼普爾首府被當眾絞死。

當地土邦在1947年擺脫英國殖民之後,1949年加入印度自治領[4]印度獨立後,曼尼普爾先為中央直轄區,於1972年成為一個單獨的邦。曼尼普爾邦的叛亂分子在近幾十年時間內一直在尋求脫離印度獨立建國。

2023年印度曼尼普爾邦騷亂因山谷的梅泰族和周邊的庫基族保留地位而爆發,造成幾百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

Remove ads

文化和社會

宗教

曼尼普爾邦原為印度教佔絕大多數的邦,但由於印度獨立以來基督徒比例及人口幾十年來逐年成長,以致基督教現已與印度教比例相當,約各佔41-42%,如未來趨勢不變,預期未來幾年內曼尼普爾邦將成為印度第五個以基督教為主的邦。

藝文

曼尼普爾邦的曼尼普利舞舉世聞名,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

社會問題

曼尼普爾邦也是印度和緬甸之間的毒品貿易的樞紐,所以當地的毒品交易非常普遍,致使吸毒艾滋病蔓延的情況極其嚴重。

行政區劃

Thumb
曼尼普爾邦地圖

下分9縣。

經濟

主要經濟走向

曼尼普爾邦的經濟主要由農業,林業,住宅和貿易驅動。 下表是表示曼尼普爾邦邦內生產總值[5] ,由印度統計和計畫部門所公佈的資料,單位為百萬印度盧比

更多信息 年份, 曼尼普爾邦邦內生產總值 ...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