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曾質粹
明朝弘治吉安府人,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編號=43902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曾質粹(1492年—1560年),字好古,明朝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豐縣(今江西省永豐縣)人,是宗聖曾參的第五十九代孫。
生平
據稱,他的先祖都鄉侯曾據為躲避新朝王莽之亂,遷居豫章郡(今江西省),子孫散居在撫州、吉安等地。明憲宗成化初年,山東地方官上奏,嘉祥縣南武山西南、元寨山東麓,有漁民墜入洞穴,發現一具懸棺,墓碑上刻着「曾參之墓」。 朝廷下詔加以修繕。明武宗正德年間,山東僉事錢鋐在嘉祥山中尋訪到一位曾子後代,但其不久後去世。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年),因學士顧鼎臣進言,朝廷下詔尋訪曾子嫡傳後裔。江西巡撫、巡按將曾質粹的名字上報,朝廷命他返回嘉祥,以平民身份主持祭祀。嘉靖十八年(1539年),曾質粹被授予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這一職位。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曾質粹去世,其子曾昊未及襲職便去世[1][2]。
子孫
- 曾昊,原名旻,字欽一、號又蒼,配徐氏;未及襲職便去世
- 曾繼祖,字繩之,配薛氏。貤封修職郎翰林院五經博士,幼年時目疾,江西同族曾袞圖謀奪取其職位,被給事中劉不息、御史劉光國彈劾,朝廷於是罷免曾袞官職,仍由曾繼祖主持祭祀。以父祖連喪,未即請襲,後以其子襲封
- 曾承業(1561-1630年),字洪福、號振吾,萬曆五年(1577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崇禎元年(1628年)告休。元配楊氏、繼配孔氏
- 曾弘毅(1610-1641年),字泰東,明崇禎元年(1628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妻明朝皇族後裔朱氏
- 曾聞達(1627-1668年),字象輿,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正室顏氏,翰林院五經博士顏光魯之女,生長子曾貞豫;側室高氏、張氏
- 曾貞豫(1650-1696年),字和庵、號麐埜;清康熙七年(1668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戊午年(1678年)告休。配宋氏
- 曾尚溶(1668-1741年),字彙伯、號松濤,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己酉年(1729年)告休。元配孔氏,生長子曾衍橚,長女適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繼配程氏
- 曾衍橚(1687-1738年),字雍若、號喬麓,雍正八年(1730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劉氏,生子曾興烈,女適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興銑
- 曾興烈(1712-1760年),字光緒、號起祚,乾隆四年(1739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元配路氏、繼配張氏,繼配趙氏生曾毓墫
- 曾毓墫(1751-1805年),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仲氏,翰林院五經博士仲耀青之女,生三子一女:長子傳鎮、次子傳錫,庶子傳錄;長女適翰林院五經博士顏錫嘏,生顏振佑
- 曾傳鎮(1769-1796年),字巨山,嘉慶元年(1796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田氏。
- 曾紀連(1792年-?),原名紀璉,因避諱改名;字仲魯、號小山,嘉慶十三年(1808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李氏。因事革職,並不准其後承襲,以傳錫長子紀瑚承襲
- 曾傳錫(1771-1824年),配李氏
- 曾紀瑚(1791年-?),字六樺、號鏡瀾,道光九年(1829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楊氏
- 曾廣芳(1811-1829年),字汝陟,配史氏;早卒未襲,以同母弟廣莆長子昭嗣為嗣
- 曾廣莆
- 曾昭嗣(1831-1864年),字嗣淙、號紹庭,配劉氏
- 曾憲祏(1886年-?),字祠齋、號奉遠,光緒十二年(1886年)襲
- 曾倩源,字養泉,原名慶源,因「慶」字與37代祖曾慶同諱,故改作倩
- 曾繁山(?-1940年),字靜齋,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奉祀官,民國24年(1935年)改稱宗聖奉祀官,民國29年(1940年)逝世,無子
- 曾倩源,字養泉,原名慶源,因「慶」字與37代祖曾慶同諱,故改作倩
- 曾憲祏(1886年-?),字祠齋、號奉遠,光緒十二年(1886年)襲
- 曾昭嗣(1831-1864年),字嗣淙、號紹庭,配劉氏
- 曾紀瑚(1791年-?),字六樺、號鏡瀾,道光九年(1829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楊氏
- 曾傳錄
- 曾傳鎮(1769-1796年),字巨山,嘉慶元年(1796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田氏。
- 曾毓墫(1751-1805年),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仲氏,翰林院五經博士仲耀青之女,生三子一女:長子傳鎮、次子傳錫,庶子傳錄;長女適翰林院五經博士顏錫嘏,生顏振佑
- 曾興烈(1712-1760年),字光緒、號起祚,乾隆四年(1739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元配路氏、繼配張氏,繼配趙氏生曾毓墫
- 曾衍橚(1687-1738年),字雍若、號喬麓,雍正八年(1730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配劉氏,生子曾興烈,女適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興銑
- 曾尚溶(1668-1741年),字彙伯、號松濤,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己酉年(1729年)告休。元配孔氏,生長子曾衍橚,長女適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繼配程氏
- 曾貞豫(1650-1696年),字和庵、號麐埜;清康熙七年(1668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戊午年(1678年)告休。配宋氏
- 曾聞達(1627-1668年),字象輿,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正室顏氏,翰林院五經博士顏光魯之女,生長子曾貞豫;側室高氏、張氏
- 曾弘毅(1610-1641年),字泰東,明崇禎元年(1628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妻明朝皇族後裔朱氏
- 曾承業(1561-1630年),字洪福、號振吾,萬曆五年(1577年)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崇禎元年(1628年)告休。元配楊氏、繼配孔氏
- 曾繼祖,字繩之,配薛氏。貤封修職郎翰林院五經博士,幼年時目疾,江西同族曾袞圖謀奪取其職位,被給事中劉不息、御史劉光國彈劾,朝廷於是罷免曾袞官職,仍由曾繼祖主持祭祀。以父祖連喪,未即請襲,後以其子襲封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