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狀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月狀溝(英文:Lunate sulcus)是大腦枕葉的一條腦溝,存在於人腦以及猿、猴的腦中[1][2]。該結構是初級視覺皮層(V1)以及次級視覺皮層(V2)之間的過渡帶[3]。月狀溝由英國解剖學家格拉夫頓·E·史密斯於20世紀初發現[1][4]。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6月1日) |
進化結構
與黑猩猩的大腦相比較,人腦中的月狀溝在結構上更加靠後——月狀溝前方的區域由於進化而擴展[5]。有假說認為,進化壓力使得人腦結構進行了重組,以發展出語言功能[5]。這種重組體現在人體早期發育過程中,因此可能與一些青少年的遺覺記憶(影像記憶)有關[5]。生物學研究表明,月狀溝可出現白質的增長[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