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毒劑
有毒物质(例如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毒劑(英語:Toxicant,或稱有毒物質、有害物質、毒物),是指任何有毒物質,無論是人工的還是天然產生的。[1] 相比之下,毒素(toxin)是生物體(例如植物、動物、昆蟲、細菌)自然界產生的毒素。[2] 空氣、土壤、水或食物中都存在不同類型的有毒物質。[3][4]
發生
空氣、土壤、水或食物中都可能存在有毒物質.[4] 人類可能會接觸到環境毒物。[5] 魚類可能含有環境毒素。[6] 煙草煙霧含有有毒物質。[7] 電子煙氣溶膠也含有有毒物質。[8] 加熱非燃燒煙草製品的排放物含有有毒物質。[9] 大多數重金屬都是有毒物質。[10] 柴油尾氣含有有毒物質。[11] 殺蟲劑、苯和類似石棉的纖維(如碳納米管)都是有毒物質。[12] 可能的發育毒物包括鄰苯二甲酸鹽、苯酚、防曬霜、殺蟲劑、鹵化阻燃劑、全氟烷基塗料、納米顆粒、電子煙和膳食多酚。[13]
相關術語
相比之下,毒素是生物體(例如植物、動物、昆蟲)自然產生的毒素。[2] 2011年出版的《現代毒理學教科書》(A Textbook of Modern Toxicology)指出:「毒素是由生物體產生的有毒物質,並不作為有毒物質的同義詞——所有毒素都是有毒物質,但並非所有的有毒物質都是毒素。毒素,無論是由動物、植物、昆蟲還是微生物產生的,通常都是代謝產物,是作為防禦機制進化而來的,目的是驅趕或殺死捕食者或病原體。」[14]
殺生物劑分為氧化性毒物和非氧化性毒物。[15] 氯是最常見的氧化性毒物。[15] 人們普遍在飲用水中添加氯來消毒。[16] 非氧化性毒物包括異噻唑啉酮和季銨化合物。[17]
麻醉劑是一種能使人陶醉的物質,例如酒精飲料。[18] 麻醉劑是一種損害心智並導致人處於從興奮到昏睡等各種精神狀態的物質。[19]
健康影響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