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有機錳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合成
有機錳化合物最早於1937年由Gilman和Bailee報道,他們用苯基鋰和碘化錳合成了苯基碘化錳(PhMnI)和二苯基錳(Ph2Mn)。[1]
使用類似地反應,將鹵化錳烷基化,可以得到有機鹵化錳。無水碘化錳由於可以通過錳和碘在乙醚中原位反應得到而更受青睞。常見的烷基化試劑有有機鋰和有機鎂化合物:
- RM + MnX
2→ 2RMnX + MX - 2RM + MnX
2→ R
2Mn + 2MX
有機基錳酸鹽也能被分離出來:
- 3RM + MnX
2→ R
3MnX + 2MX - 4RM + MnX
2→ R
4MnX
2+ 2MX
有機錳化合物通常在四氫呋喃中合成,所形成的四氫呋喃配合物較為穩定。簡單的二烴基錳會發生β-氫消除反應,分解為烷烴和烯烴的混合物。
十羰基二錳(Mn2(CO)10)存在很多衍生物,它溴化或經鋰還原可以得到BrMn(CO)5或LiMn(CO)5。它們的烴基、芳基和酰基衍生物可以通過下列反應製得:
- BrMn(CO)5 + RLi → RMn(CO)5 + LiBr
- LiMn(CO)5 + RC(O)Cl → RC(O)Mn(CO)5 + LiCl
- RMn(CO)5 + CO → RC(O)Mn(CO)5
反應
由於Mn(II)-C鹼的離子性較強,Mn(II)的金屬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其它過渡金屬存在差異。[2]有機錳化合物的反應性與有機鎂或有機鋅化合物相似,Mn的電負性(1.55)介於Mg(1.31)和Zn(1.65)之間,這使得碳原子(EN = 2.55)具有親核性。
高價化合物
+3或+4價的有機錳化合物是已知的,Mn(nor)4是最早(1972年)被發現的+4價錳的化合物。[3]八面體的[MnIVMe6]−2配合物於1992年被報道,它可由MnMe4(PMe3)和甲基鋰在TMED存在下反應製得。[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