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地震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地震局
Remove ads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地震局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지진국),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直屬的科研機構,是朝鮮的全國地震工作管理機構,同時亦負責朝鮮全國的地震監測工作[1]

事实速览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地震局, 機構概要 ...

朝鮮地震局的前身是1952年設立的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地震觀測室[1]。該機構最初以中國援建的平壤地震台為基礎展開地震觀測,隨後其監測範圍擴展到朝鮮全國,並在朝鮮各道都設立了地震觀測所[1]

歷史

朝鮮的地震觀測史始於朝鮮日治時期[1]。20世紀初,日本人在平壤建立了朝鮮北部第一個地震台——平壤地震台[1],但當時朝鮮總督府觀測所並不允許朝鮮本地人參加地震觀測工作[1]日本投降時,平壤地震台受到了嚴重的破壞[1]

1958年,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向到訪的朝鮮實習團贈送了一台SK-基氏型長周期地震儀,由此拉開了朝鮮現代地震觀測史的序幕[1]。朝鮮當局於1959年末重建了平壤地震台,該地震台隸屬於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地震觀測室[1],總共只有數名工作人員[1],觀測設施極為簡陋[1]

1970年代,隨着朝鮮政府提出加強和發展地震工作的任務,朝鮮成立了直屬於政務院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地震研究所」(韓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지진연구소),負責全國的地震監測和減災工作[1]。1975年後,在中國唐山大地震海城大地震的影響下,朝鮮政府加強了對地震研究事業的關注,決定從中國進口地震儀器設備,擴建地震台網,在朝鮮九個道和開城市都設立了地震觀測所,形成了全國性監測體系[1]。1982年,在中國召開的大陸地震預報學術會議後,朝鮮政府投資興建了一批地震前兆台網系統[3],並建立了隸屬於朝鮮社會安全部的「群眾土法觀測體系」,群眾觀測點遍及每一個里,確立了地震前兆群測群防體系[1][4]。1984年,在中國的指導下,朝鮮又進一步擴建了地震台網,增強了地震測報能力[1]

Remove ads

業務

1980年代,朝鮮建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地震監測網絡[4]。朝鮮地震台網分為測震台網、形變型前兆台網、地下水型前兆台網、地電磁型前兆台網、群測台網五個部分[4]。與中國地震台網相似,朝鮮在地震規模度量中使用面波震級,同時也以中國地震烈度表作為烈度測算標準[5]

朝鮮測震台網由25個台站組成,其中遙測台站5個,有人值守的定點台站20個。全國測震台網的密度為每萬平方米2個,平壤則達6個[4]。能夠監測全國1級以上地震和平壤0.1級以上地震。前兆台網則分布在各地,能夠有效監測到地震前兆,提供必要的觀測數據[4]

朝鮮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由朝鮮地震局和人民保安部共同負責[1]。朝鮮地震局直接掌握102個群測中心,其餘均由人民保安部控制。該監測網絡可以及時回報監測區內的家禽動物的異常行為和水文地殼的異常反應[4]

朝鮮最大的地震台是1991年中朝合作建設的「大城山中朝聯合地震台」,位於平壤市[4],是朝鮮第一座綜合地震台。中國方面提供了該地震台的所有儀器設備,朝鮮方面則負責台站基礎建築的建設[4]

Remove ads

機構

作為全國性的地震監測和研究中心,朝鮮地震局下設科學技術指導科、局黨委、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三個行政部門[1]。另設有綜合預報、地球物理、水文化學等九個研究室。此外,朝鮮地震局觀測室負責管理平壤附近5個傳輸點組成的無線觀測台網[1]

朝鮮地震局的基本任務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與財產,進行地震監測與預報,進行防禦地震災害與對策研究」[1]。朝鮮地震局亦負責指導地方地震觀測所的工作,朝鮮各地的地震觀測所既是地震監測部門,又是地震主管機關,受到朝鮮地震局和地方人民保安局的雙重領導[1]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