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木犀肉
中國菜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木犀肉也被稱為木樨肉、木須肉或苜蓿肉,是一道常見的中國菜,屬八大菜系中的魯菜。[1]木犀肉營養價值豐富,且在美國中餐館亦廣受歡迎。
名稱
「木犀」(也做「木樨」)二字原本是指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花為黃白色,可用作香料。由於攪碎炒熟的雞蛋與之形似味同,故常以木犀指代。[2][3]而在北方方言中,炒蛋諧音「肏蛋」,像是在爆粗口,因此為了避諱,常將「炒蛋」寫做「炒木犀」。[4]但隨着語言交際與發展中的語流音變,「木須肉」的說法應運而生。此外還有人將其寫做「苜蓿肉」,但這一說法則完全是無中生有且無從查考。[2]
食材與烹製
木犀肉原料除了豬肉和雞蛋,山東孔府的做法要有黑木耳和玉蘭片(筍片),北京的做法要有黑木耳、金針菜和黃瓜,在冀菜中還要加上去皮切片的荸薺。[1]在食材準備中,需要將黃瓜切成薄片,並用料酒醃製豬肉,同時還需要將雞蛋打散。在烹炒時先將雞蛋炒熟盛出,再用油炒花椒,待其變色後撈出花椒。隨後放肉片翻炒,斷生後放蔥、薑、蒜末翻炒,把雞蛋、木耳、黃瓜倒入繼續翻炒,加少許鹽,也可以加點湯或水,炒勻出鍋。[5]
營養成分
木犀肉營養成分均衡且豐富,內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6]其中豬肉提供優質蛋白質,有助於強健脾胃、滋養身體;木耳富含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並幫助預防血栓;黃花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礦物質,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黃瓜清爽解暑,還能補充礦物質。[7]此外木須肉選用廋肉作為食材,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5]
遠銷美國
隨着二戰後引來大量中國移民,美國湧現了大量非粵菜中餐館。其中1960年代紐約最為出名的非粵菜中餐館是Pearl's餐館,該餐館最受歡迎的菜品便是木須肉卷餅。[8]1976年,《紐約時報》對中餐館售賣的木須肉做出報道,並公布了其食材及製作方式。[9]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