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木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木魚是一種木製的敲擊樂器,常見的團魚形木魚形狀為類近拳頭狀的圓球體,中間部份為空心,以作為聲音共振和擴音之用。圓球體一邊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讓經擴音後的聲音可以傳開;另一邊則另加上長而扁的外邊,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撐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鎚,敲打樂器外側的共鳴區以發出聲響。木魚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體積越大音高越低。

木魚起源於佛教的犍槌,犍槌傳到中國後與中國魚文化融合,形成現今所見的木魚。[1][2]佛教中「木魚」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和尚王懷海的《禪門規式》當中。[3]另外,學者馬承玉曾提出木魚起源於道教論[4],但此論漏洞百出,遭到眾多學者批評。[1]
用途

木魚在佛教禮儀中是其中一樣重要的樂器及法器。在亞洲國家的宮觀、寺廟中,都很容易找到體積較大的木魚,用於較隆重的儀式唸經等場合,另外較小體積的,則常於一般早晚或晚課時使用。在廟宇中使用的木魚,會以厚軟墊置妥,便能保持木魚的共振。
木魚在民間音樂與國樂的敲擊樂器中亦都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國樂現今較常使用的是一套5個不同大小的木魚,以支撐架將木魚固定好,並按木魚的大小和高低音來排列;近代亦有生產商嘗試製造如西樂中的鐃鈸,研製出一套有固定音高的木魚群,但並不流行。

木魚於二十世紀亦引入在西方音樂中,不過它名稱在不同國家上有很大的差異,初期分別有稱為「Wooden Block(s)」、「Temple Block(s)」、「Chinese Wooden Block(s)」等不同的叫法,後來慢慢地形成了共識,「Wooden Block(s)」泛指方型小木箱式設計,而木魚則稱為「Temple Block(s)」、「Chinese Temple Block(s)」或「Chinese Wooden Block(s)」,[5]但後者則除了個別英國作曲家(如布烈頓)外,近代已經甚少再使用這個名字。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