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德、范石生談判合作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德、范石生談判合作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是1927年中國共產黨軍事領導人朱德為爭取與時任國軍軍官范石生合作、發動湘南起義而與他談判的會議場地。該建築曾是汝城縣儲能學校、城郊鄉中學和中心小學的校舍,後改建為紀念展館。2011年,作為湘南起義舊址群的子項,朱范談判合作舊址入選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朱范談判
民國16年(1927年)8月,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控制的軍隊在南昌發動起義,同年11月19日,朱德的部隊經由江西崇義縣抵達湖南汝城縣。其時,駐紮於汝城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是朱德在雲南講武堂的同學、結拜兄弟——范石生,在朱德抵達的當日,范石生、曾曰唯等十六軍領導人對朱德軍隊的到來表示了歡迎。[1][2]
11月20日—21日,朱德、范石生兩人在縣內的儲能高級小學校(在今盧陽鎮津江村)中展開了為期兩天的談判。范石生基本上同意了朱德提出的各項要求,在保證中共政治自主、組織獨立且軍事自由的前提下,將朱德率領的部隊編入第十六軍第四十七師第一百四十團(朱德以「王楷」的化名擔任團長,陳毅任政治指導員,王爾琢任參謀長),暫時以第一百四十一團的番號收編同為中共領導、駐紮於桂東的張子清和伍中豪部,朱德700多人的部隊還得到了第十六軍提供的一個月的軍餉以及一個團的物資,包括200發步槍子彈、1000發機槍子彈,以及軍隊人手一份冬裝、毯子、乾糧袋、背包等生活用品。[3]:137-138[4]:253
經過與范石生的談判,朱德部隊所急需的軍需物資得以解決,軍隊得以休整。在召開汝城會議發展了軍事力量後,朱德、陳毅於同年12月在宜章縣發動湘南起義[3]。民國17年(1928年)1月,國軍總司令蔣介石發現朱德部隊可能隱藏在范石生的軍隊裡,遂下令范石生解除朱德武裝並逮捕他,得到命令後的范石生並不願意執行,一面對蔣虛與委蛇,一面緊急通知朱德撤離,還在朱德正式脫離十六軍之前贈予了他數萬銀元。朱德在回憶起朱范談判之事時,認為范石生對他的支持是他「這一輩子遇到最慷慨無私的援助」,還稱這次援助是他後來能到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的重要因素。[1][2]
建築歷史與保護
朱范談判所在建築是傳統湘南民居,為二層的磚土木結構瓦房,原有的房屋遺址大多遭改建,僅有西側兩處長達6米的儲能學校圍牆遺址。該建築的歷史可追溯到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津江村建立的村辦學堂「間津書屋」,民國4年(1915年)8月,當地出資擴建原來的書屋,在原址設立了「私立儲能高級小學校」,朱范的談判地點就是該校校舍。1970年代後,該建築先後被用作汝城縣城郊鄉中學和城郊中心小學校舍。[3][4]:611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該建築被登記為文物,此次普查中,中共黨史學界認為朱范談判合作舊址等建築見證了湘南起義的醞釀過程,由此推定湘南起義的策源地應當是汝城縣,而非過往認定的宜章縣[5]。2011年1月,朱范談判合作舊址作為湘南起義舊址群的一部分入選為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3]。2025年5月,當地在朱范談判合作舊址開設「朱范合作」歷史陳列展覽。[6]
-
朱范談判歷史陳列館
-
陳列館右側的建築
-
舊址建築的硬山頂屋檐
-
大門旁側廂房與早期標語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