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芾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芾煌(1885年—1942年[1]),又名黻煌,字紱華,男,四川省江津縣人,佛學家,同盟會員。

生平

1901年考中清朝秀才,1906年入讀上海中國公學。1909年在日本求學後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回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出任總統府秘書。因與袁世凱之子袁克定有舊,穿梭於南北,調停和議,有大功於民國建立。曾在袁世凱授意下持汪精衛書信到武昌,被馮國璋抓獲,幾乎喪生,為袁克定馳電所救[2]——

華甫大哥爵帥大人:

朱君芾煌系弟擅專派赴武昌。良以海軍背叛,我軍四面受敵;英人有意干涉,恐肇瓜分;是以不得不思權宜之計,以定大亂。今早有電,諒達記室。朱君生還,如弟之脫死也。 此上。

敬請勛安。

弟定頓首。

胡適在民國元年(1912年)12月5日日記中記載:

「在叔永處讀朱芾煌日記[3],知南北之統一,清廷之退位,孫之遜位,袁之被選,數十萬生靈之得免於塗炭,其最大之功臣,乃一無名之英雄朱芾煌也。朱君在東京聞革命軍興,乃東渡冒險北上,往來彰德、京、津之間,三上書於項城,兼說其子克定,克定介紹之於唐少川[紹儀]、梁士詒諸人,許項城以總統之位。一面結客炸刺良弼載澤。任刺良弼者彭君,功成而死。任刺載澤者三人,其一人為稅紹聖,亦舊日同學也。時汪兆銘已在南京,函電往來,協商統一之策,卒成統一之功。朱君曾冒死至武昌報命,途中為北軍所獲,幾死者數次。其所上袁項城書,皆痛切洞中利害,宜其動人也。此事可資他日史料,不可不記。」[4]

1912年夏與吳玉章返回四川,發起組織四川省儉學會,為留法勤工儉學的開始。受惠者包括陳毅聶榮臻趙世炎劉伯堅鄧小平等數百川人。

1913年赴歐洲考察,後歷任臨清關、張家口關監督等職。1922年隱退,居北京,醉心佛學,追隨與歐陽漸齊名的韓清淨,組織了「法相研究會」、「三時學會」等,著有三百萬字的《法相辭典》。

1942年逝世,享年58歲。葬於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旁,韓清淨大師為之撰寫碑文。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