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脫列帖木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脫列帖木兒(蒙古語轉寫:Töre-temür,波斯語:تورا تیمور,羅馬化:Tūrā tīmūr,見《史集》;?—?),漢文史籍如《元史》中記作脫烈鐵木兒,又譯作朵列帖木兒、禿列帖木兒。元朝宗王,孛兒只斤氏。
生平
脫列帖木兒是元睿宗拖雷的玄孫,撥綽曾孫,薛必烈傑兒之孫,楚王牙忽都的嫡子。牙忽都效力於元世祖忽必烈,在平定昔里吉之亂與海都之亂中屢立戰功,獲封鎮遠大將軍。忽必烈死後,他繼續輔佐元成宗鐵穆耳,但成宗晚年政權實際由不魯罕皇后掌控,朝野上下對其多有不滿。成宗無嗣,皇族中最有繼承權的是成宗之兄答剌麻八剌的兒子們(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但不魯罕皇后不願海山兄弟繼位,轉而擁立安西王阿難答。對此,牙忽都等反不魯罕派的皇族與官員試圖擁戴答剌麻八剌的兒子。當時海山正率軍與海都在前線作戰,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被不魯罕流放至懷州。愛育黎拔力八達因距朝廷較近率先行動,通過政變逮捕不魯罕、阿難答等人掌權。與此同時,海山在漠北獲得諸王支持南下,最終繼位為帝(元武宗)。但武宗無法忽視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政變功績,只得立其為皇太子,並約定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後由武宗之子和世㻋繼位。牙忽都因擁立武宗有功,被晉封為楚王[1]。
脫列帖木兒曾跟隨元武宗領兵屯守漠北。大德五年(1301年),海都、篤哇合軍進攻,脫列帖木兒領兵千人擊潰敵軍,力戰功多。襲封鎮遠王。元武宗海山去世前後,牙忽都也隨之離世。牙忽都去世後,脫列帖木兒受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之命嗣楚王[2]。延祐年間,仁宗違背與武宗的約定,未立元武宗長子和世㻋為太子,反而冊立碩德八剌(元英宗),並將和世㻋封為周王流放雲南。和世㻋行至延安時,陝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密謀擁立其叛亂,事敗被殺,和世㻋被迫逃往中亞。當時中亞地區,原武宗麾下將領與察合台汗國正處於交戰狀態。和世㻋的到來促成了阿爾泰山以西察合台汗國與元朝駐阿爾泰軍隊的聯合。因和世㻋西出,脫列帖木兒受到牽累,因此獲罪,被流放到西番(今四川省甘洛縣),沒收一半家財[3]。和世㻋的勢力在碩德八剌(英宗)至也孫鐵木兒(泰定帝)時期持續存在。泰定帝去世後,天曆之變爆發,和世㻋趁亂在察合台諸王支持下進軍漠北爭奪帝位。雖燕帖木兒先擁立圖帖睦爾(元文宗)稱帝,但因忌憚和世㻋的軍事力量,最終讓位。和世㻋即位為元明宗後為他平反,恢復過去稱號,重封其為楚王,並下令歸還全部被沒收的家產[4]。此後脫烈鐵木兒的生平不再見於史料,其死後由兒子八都兒繼承楚王位。
Remove ads
世系
參考文獻
資料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