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艦船及其他兵器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機動戰士高達 SEED系列艦船及其他兵器列表,主要內容為日本動畫作品《機動戰士GUNDAM SEED》、《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機動戰士GUNDAM SEED C.E.73 STARGAZER》、《機動戰士GUNDAM SEED FREEDOM》及附屬作品所構成的宇宙紀元中登場的除機動兵器機動戰士機動裝甲)外的其他武器。


Remove ads

地球聯合軍

宇宙艦艇

  • 馬賽三世級マルセイユIII世級,Marseille III CLASS)
是地球聯合軍使用的一款舊式運輸艦,並未配備任何武裝。在《SEED》第1話登場的該級艦艇偽裝成民用船隻運送G兵器的候補駕駛員,但在之後的扎夫特搶奪計劃中被毀
  • 荷姆ホーム,HOME)
《SEED ASTRAY》開始時,羅·裘爾一行人的母艦。也是通過馬賽三世級改造而來的,在原有的基礎上,荷姆加裝了8個機械臂擁有打撈作業,同時也配備了一個彈射器,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向敵人投擲物品。
  • 德雷克級ドレイク級,Drake CLASS)
全長130米的宇宙護衛艦。名稱來源自英國航海家法蘭西斯·德瑞克。主要擔任阿伽門農級的護衛任務,因此只配備了一些輕量級武裝用於支援作戰,如3門75mm火神炮、4個十二連裝小型飛彈莢艙和6門魚雷發射器等,裝甲薄弱,標準尺寸的光束步槍攻擊能夠輕易將其擊毀。早期型和後期型最大的差異在於該艦的兩側的線性彈射器(基於MS的實用化而進行改良導入的)。
德雷克級最初並不具備部署MS的能力,但當第一次聯合-P.L.A.N.T.戰爭結束後,該型艦也被加以改造,加裝了兩座線性彈射器和增設格納庫,但是因為其體積的限制,最多可容納4架MS。同時可以在艦首位置加裝陽電子反射器,以提升該型艦在大型艦隊戰時的防禦能力,武裝方面則由於加裝陽電子反射器的問題而把艦首位置的75mm火神砲給拆去了。但即使這樣,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時,該型艦的作戰能力依舊較弱。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之後其武器裝備進行了大幅更換,配備了線性加農砲、高射砲和飛彈。
  • 伯納德號バーナード,Bernard)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在赫利奧波利斯崩潰後,是前去給大天使號護衛和補給的先遣艦隊中的一艘。被神盾鋼彈擊沉。名稱來源自英國將領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先遣隊中另兩艘的名稱同樣來自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 羅爾號[1]ロー,Law)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在赫利奧波利斯崩潰後,是前去給大天使號護衛和補給的先遣艦隊中的一艘。名稱來源自英國將領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先遣隊中另兩艘的名稱同樣來自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 塞琉古號セレウコス,Seleukos[註 1]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低軌道會戰時,被神盾鋼彈摧毀了艦載武器,無法戰鬥。撤退時與卡山德號一起被克魯澤隊的艦炮擊沉。
  • 安蒂格諾號アンティゴノス,Antigonos)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低軌道會戰時被暴風鋼彈擊沉。
  • 貝爾格拉諾號ベルグラーノ,Belgrano)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低軌道會戰時沉沒。
  • 名稱不明艦隻名称不明艦
《SEED ASTRAY R》第4卷登場
  • 納爾遜級ネルソン級,Nelson CLASS)
全長250米的宇宙戰艦。名稱來源自英國海軍將領霍雷肖·納爾遜。與注重MA運用能力的阿伽門農級相比,尼爾森級更注重重火力攻擊,因此全艦上下配備了大量火炮,可擔任艦隊旗艦,亦可作為阿伽門農級的支援艦使用。早期型和後期型最大的差異在於艦的兩側的線性彈射器(基於MS的實用化而進行改良導入的)。
尼爾森級的艦體前部為武器區,後部為艦橋和MA機庫,MA可通過艦橋下方的MA發射口出擊。武裝方面,尼爾森級配備了三門雙管光束加農炮塔、一門單管光束加農炮塔、八門雙管機炮塔、六門魚雷發射器以及一門八連裝迴旋垂直發射器,即便是扎夫特軍投入MS後,尼爾森級依然對扎夫特軍擁有相當的威脅。該級艦是第一次聯合-P.L.A.N.T.戰爭時地球聯合的主力艦之一,生產數量相當多。在第一次聯合-P.L.A.N.T.戰爭結束後尼爾森級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擁有了具備部署MS的能力,並在該艦的兩側配備了兩座線性彈射器。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之後其武器裝備進行了大幅更換,包括與大天使號同型的高射砲和光束砲,雷達感測器也更換為最新型號。
  • 蒙哥馬利號モントゴメリ,Montgomery)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在赫利奧波利斯崩潰後,是前去給大天使號護衛和補給的先遣艦隊中的一艘。被克魯澤隊的符澤琉斯號擊沉。名稱來源自英國將領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先遣隊中另兩艘的名稱同樣來自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 卡山德號カサンドロス,Kassandros[註 2]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低軌道會戰時,被電擊鋼彈摧毀了艦橋,無法戰鬥。撤退時與塞琉古號一起被克魯澤隊的艦炮擊沉。
  • 托勒密號プトレマイオス,Ptolemaios[註 3]
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所屬。低軌道會戰時被決鬥鋼彈擊沉。地球聯合軍另有同名的月面軍事基地。
  • 阿伽門農級アガメムノン級,Agamemnon CLASS)
全長300米的宇宙母艦。名稱來源自希臘國王阿加曼農,通常在艦隊中擔任旗艦,能夠搭載大量的MA,裝備了不少新銳的設備,在艦體兩側配置了聯合軍最初的線性彈射器,對於艦載機的運用更有效率。早期型和後期型最大的差異在於艦首的線性彈射器(基於MS的實用化而進行改良導入的)。
阿伽門農級是以艦載機運用為主的航空母艦,因此在武裝方面和尼爾森級較為遜色,但是艦體的防護設計十分出色,艦身設計柔和,減少了實彈命中造成的穿透幾率,錐狀艦身可以減少一定結構損傷並降低了正面的受彈面積。艦橋採取了裝甲遮蔽式設計,艦橋防禦力明顯提升。武裝方面,雖然武裝種類較少,但卻配備了兩門在當時最強的艦載武器MK.71型225cm二連裝高能收束火線炮。但是該武裝並沒有裝甲炮塔的防護結構,也沒有設計副炮,因此近戰能力相對薄弱,火力覆蓋面積不足,所以需要依靠編隊中的其他戰艦和艦載機進行護衛支援。
在第一次聯合-P.L.A.N.T.戰爭結束後聯合軍開始配備MS,為了適應MS的運用,阿伽門農級的艦首部分被改造成了開放式大型線性彈射器,可以用於MA、MS和各種作戰運用物資收放,但是經過這樣的改造以後,開放式的艦首使得任何中彈都是極其危險,同時帶來的機動性能的問題也比較嚴重,令該級艦變成了沒有周圍艦艇支援就無法生存的狀態。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之後部分武器裝備,除了光束主砲已被更換成大天使號的Mk.71「戈德菲」縮小版外,其防空武器也得到了顯著加強。
  • 羅斯福號ルーズベルト,Roosevelt)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血染情人節的事件的肇事艦。漫畫《SEED Re:》中,當時該艦的艦長是威廉·薩瑟蘭(William Sutherland)。艦名應是取自美國總統羅斯福
  • 墨涅拉俄斯號メネラオス,Menelaus[註 4]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第8艦隊旗艦,哈爾巴頓的座艦。低軌道戰役時擊沉伽莫夫號後,被引力拉入大氣層,與大氣層摩擦過熱而爆炸。艦名取自古希臘國王墨涅拉俄斯
  • 華盛頓號ワシントン,Washington)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Elvis作戰時地球艦隊總旗艦。在創世紀第1發中消失。
  • 織田信長號オダ・ノブナガ,Oda Nobunaga)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在第二次雅金·杜威攻防戰中被米哈爾·寇斯特(ミハイル・コースト)率隊擊沉。艦名是取自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將織田信長
  • 杜立特號ドゥーリットル,Doolittle)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Peace Maker隊的三艘阿伽門農級之一,艦長是威廉·薩瑟蘭(William Sutherland)。第二次雅金·杜威攻防戰中被決鬥鋼彈擊沉。
  • 奧提伽號オルテュギア,Ortygia)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歐亞聯邦特務部隊X的母艦,脫離歐亞聯邦後該艦進行了改裝。
  • 麥克阿瑟號マッカーサー,MacArthur)
阿伽門農級的早期型號。簽署尤尼烏斯條約的地球聯合代表的座艦。
  • 內塔尼亞胡號ネタニヤフ,Netanyahu)
阿伽門農級的後期型號。「十字軍」部隊的旗艦。被中子潰散器引爆艦內的核彈,沉沒。
  • マイネンフェルト號マイネンフェルト
阿伽門農級的後期型號。
  • 梅特蘭號メートランド,Maitland)
阿伽門農級的後期型號。
  • 大天使級アークエンジェル級,Archangel CLASS)
全長420米的強襲機動特裝艦。共建有大天使號和主天使號兩艘。與聯合其他型號戰艦外形差異極大,艦橋兩側裝備了情報收集用的大型感測器。該型艦武裝配備了多種威力強大的獨創射擊武裝。艦首安裝了兩門「羅安格林」陽電子破城炮,該武裝是大天使級最具破壞力的超大型能源炮,能夠輕易消滅射線上的所有目標。但由於輸出功率過於強大的關係,因此不適宜在地面或殖民地內部使用。同時產生光束的陽電子膛室在能源填充上也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因此無法進行連射。因其獨特的形狀,而被扎夫特的士兵取了個長腿的外號。
除了兩門陽電子破城炮,大天使級的主武裝是兩門Mk-71「戈特弗里德」(Gottfried)225cm口徑二聯裝高能源收束火線炮,轉動範圍180度,能夠迎擊正面及側面的敵人,擁有一擊擊毀MS或貫穿戰艦的強大威力,即便是採用了PS裝甲的MS也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艦體兩側配備了Mk-8「勇者」(Valiant)110cm單裝線性加農砲,該炮採用實體彈,以電磁推力方式對彈頭進行加速,炮身平時摺疊收納在艦體內,使用時伸出、延展,因炮身較長而擁有高度加速力,同時也具備了精準的射擊能力和較快的連射性能,炮身可360度旋轉,攻擊範圍也非常廣。
艦橋後方裝備了「地獄鏢」對空導彈發射器,一次最多能夠同時發射16枚飛彈。艦尾則配備了經常與「地獄鏢」搭配使用的大型導彈發射器,共24枚,每一枚都可以單獨發射並調整發射角度(可填裝導彈類型:Korinthos(宇宙用對空),Wombat(大氣圈內對空),Sledge Hammer(對艦、攻堅),對空擴散彈)。此外,該型艦還配備了16門「豪豬陣」(Helldart)75mm多槍管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能夠遵循雷達及艦橋的指示,構成防禦火網,驅逐逼近戰艦的敵機。
在續篇「DESTINY」中,再次登場的大天使號已經過改裝,增加了自動駕駛功能,追加了潛水性能與魚雷發射器[2]
編號LCAM-01XA ,是作為X系列MS的運用平台,由歐普的摩根雷堤社參考歐普出雲級開發而成,艦長為瑪琉·雷明斯
原本屬於地球軍,但在阿拉斯加攻防戰時,艦長基於乘員生命而自行判斷任務完成後脫離戰線,後進入歐普修整,從此脫離地球軍序列。
因為外型而被札夫特戲稱為「有腳的」或「長腿」,又因歷經諸多戰亂皆平安生還,尚有「不沉之艦」的別稱。
在劇場版《SEED FREEDOM》當中該艦被基金國擊毀,艦長瑪琉下令全員棄艦後,留守最後一刻的她,在艦橋遭基金國擊毀之前,以暗門順利逃生。
  • 主天使號ドミニオン,Dominion)
編號LCAM-02XD,大天使級2號艦,其基本性能與1號艦LCAM-01XA大天使號相同,但和白色的1號艦不同,主色調為黑灰色,艦長為娜達爾·巴吉路。
在第二次雅金·杜威攻防戰中與大天使號捉對廝殺,重傷,艦長令乘員棄艦,旋遭大天使號擊毀。其中一艘逃生艇在逃離途中被捲入戰鬥中,遭到天帝鋼彈擊毀。
  • 科尼利厄斯級コーネリアス級,Cornelius CLASS)
是地球聯合委託曙光社開發的一款長約230米的新型補給艦。開發目的是對聯合的新型戰艦大天使級進行補給,在外形設計上也有一定的相似度,可以與大天使級戰艦完美對接。該級艦在地球聯合內至少部署了三艘,在《SEED》第12、13、41、42、47話登場。
  • 新·荷姆リ・ホーム,Re HOME)
羅·裘爾一行人的新母艦(舷號GACE-59650-B)。也是通過科尼利厄斯級改造而來的,在原母艦荷姆在突入大氣圈時嚴重損壞後,羅·裘爾一行人在歐普通過地球聯合的科尼利厄斯級補給艦後進行改造,在科尼利厄斯級的基礎上,強化了艦體的防禦力,增加了一組防禦光束攻擊的積層裝甲和一組防禦實彈攻擊的鍥形裝甲。兩個艦首位置,在原科尼利厄斯級三個出艙口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頂部出艙口,同時還增加了兩個機械臂,令機體的裝載、補給能力進一步提升。
與荷姆不同的是,新·荷姆還增加了武器裝備,其配備了大天使級所使用的兩門陽電子破城炮羅安格林。而新·荷姆最獨特之處,在於其搭載了新型的集成電腦系統——GG單元,該單元中儲存了世界上第一個調整者喬治·葛倫的大腦數據,廢物商利用其數據還原的合成影像來擔任新·荷姆的艦長,並且可以遙控與新·荷姆進行了連接的MS。
  • 鱘魚級スタージョン級,Sturgeon CLASS)
大型航天飛機。在《SEED》第41、47話登場。
  • 葛蒂·露級ガーティ・ルー級,Girty Lue CLASS[3][4]
全長380米的特種戰艦。由大天使級發展而來。本艦最獨特之處便在於艦體使用了尤尼烏斯條約中明令禁止使用的幻象化粒子。由於使用了幻象化粒子的緣故,該級艦可以使用海市蜃樓系統,能夠令本艦完全隱秘,以達到潛入敵勢力範圍執行隱秘任務的目的。由於所執行任務的特殊性,葛蒂·露級常處於遠離本部艦隊的區域,因此該級艦配備了額外的燃料儲罐,以減少對補給的需求,同時為了滿足一定的自保能力,葛蒂·露級最多能夠攜帶10架MS,並且擁有4座MS彈射器,能夠迅速展開MS進行作戰。武裝方面,則裝備了六門二聯裝225cmMk-71「戈特弗里德」高能源光束炮、16門豪豬陣多槍管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和38門垂直導彈發射器,令該級艦擁有足以對抗扎夫特新型戰艦的能力。因為缺少主翼等重力下運用裝備,葛蒂·露雖然可以完成大氣圈突入,但並不具備大天使級那樣的大氣圈內運用能力。目前已知地球聯合軍至少建造了三艘該型艦
  • 葛蒂·露號ガーティ・ルー
葛蒂·露級首艦,地球聯合軍幻痛部隊所屬。艦長為伊恩·李(イアン・リー)少校。
曾參與「軍械庫一號」的鋼彈搶奪事件,被智慧女神號登錄為不明艦一號(Bogey 1)
在戴達羅斯基地的攻防戰中,吉布列原欲搭乘此艦逃脫,卻遭到傳說鋼彈擊沉。
  • 那那-布盧庫號ナナバルク,NANABULUKU[5][6]
《Stargazer》中登場,艦長為華金(ホアキン)中校。名稱來源自達荷美神話中的創世神那那-布盧庫
則參與了幻痛部隊攻擊D.S.S.D.的特洛伊空間站的行動,最終被擊沉於人造衛星阿波羅A的推進激光中。
  • 艦名不明艦隻名称不明艦
《DESTINY ASTRAY》中登場,地球聯合特務情報局所屬。
Remove ads

水面艦艇

  • 得梅因級、阿肯色級デモイン級、アーカンソー級,CAGH Des Moines CLASS[7]、CADE Arkansas CLASS[7]
全長190米的防空神盾艦。艦首主炮為單裝的是得梅因級,艦首主炮為雙聯裝光束炮的是阿肯色級。
  • 奧列格號オレーグ,Oleg)
得梅因級。《SEED》中登場的阿拉斯加警備艦隊中歐亞聯邦所屬艦隻。
  • イエルマーク號イエルマーク
級別不明。《SEED》中登場的阿拉斯加警備艦隊中歐亞聯邦所屬艦隻。
  • 雅羅斯拉夫號ヤロスラフ,Jaroslav)
級別不明。《SEED》中登場的阿拉斯加警備艦隊中歐亞聯邦所屬艦隻。
  • 魯里克號リューリク,Рюрикъ[註 5]
阿肯色級。《SEED》中登場的阿拉斯加警備艦隊中歐亞聯邦所屬艦隻。
  • 羅洛號ロロ,Rollo)
阿肯色級。《SEED》中登場的阿拉斯加警備艦隊中歐亞聯邦所屬艦隻。
  • 塔拉瓦級、斯賓格勒級タラワ級、スペングラー級,LHM Tarawa CLASS[7]、Spengller CLASS[8][9]
全長280米[10]的兩棲攻擊艦。塔拉瓦級名稱來源自塔拉瓦戰役。塔拉瓦級的改進型就是斯賓格勒級[10]
  • 鮑威爾號パウエル,Powell)
塔拉瓦級。奧布解放作戰中地球聯合軍的旗艦。瘟神、禁斷、侵略三架鋼彈的母艦。艦長為德萊思。
  • 名稱不明艦隻(1)名称不明艦 (1)
塔拉瓦級。《Destiny》第12話登場。
  • 名稱不明艦隻(2)名称不明艦 (1)
塔拉瓦級。《Destiny》第12話登場。智慧女神號迎擊艦隊旗艦,載有大型試作型MA YMAF-X6BD 薩姆札查(Zamza-Zah)。
  • J·P·瓊斯號J.P.ジョーンズ,J P Jones)
斯賓格勒級。舷號CV133R,尼奧·羅安那克隊的專用水面母艦。名稱來自美國海軍將領約翰·保羅·瓊斯。內設生物CPU維護裝置。
  • 弗雷澤級フレーザ級,DDH Fraser CLASS[7]
長約165米的直升機驅逐艦。
  • 丹尼洛夫級驅逐艦ダニロフ級イージス艦,DANILOFF class AEGIS-EQUIPPED DESTROYER)[5][9]
神盾驅逐艦。
  • 貝倫級ベーレンベルク級,Beerenberg CLASS)
  • 伊薩爾科級イサルコ級,Isarco CLASS)
  • 其他型號驅逐艦その他の駆逐艦
《SEED MSV戰記》第2話登場。
  • 運輸型潛艇輸送型潜水艦,Transport Submarine)
《SEED》第34、35話登場。潛艇自身並沒有配備多少武器,因此也談不上什麼作戰能力,但是後勤任務的需要也使得本級別的潛艇在戰場上同樣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Operation Spitbreak」作戰中、大西洋聯邦使用本級別潛艇從約書亞(阿拉斯加)撤出了大量嫡系部隊(娜塔爾·巴基露露中尉曾搭乘)。在地球聯合軍的MS出現之後,有部分級別的潛艇進行了MS搭載化改造,連合軍珍·休斯敦少尉所率禁斷之藍部隊就是搭乘本級別的潛艇參加了「八·八作戰」。除了水用MS外,本潛艇也能夠搭載常規MS執行登陸任務,同樣是在「八·八作戰」中,蕾娜·伊梅里亞大尉率領的先頭部隊就是由本潛艇送上澳大利亞海岸線的。
  • 攻擊型潛艇攻撃型潜水艦,Attack Submarine)
《SEED》第34、35話登場。配置的魚雷發射管數目大大超過扎夫特的博茲格羅夫級、以優秀的對艦能力而著稱的攻擊型潛艇;但是面對扎夫特的水下MS部隊則處於劣勢。此外,在中子干擾器的作用下無法使用核引擎造成對潛航時間的影響,也使得本潛艇的實力無法完全發揮。儘管如此,作為連合軍運輸型潛水艇的護衛艦,在現在依舊有大量攻擊型潛水艇正在服役中。威廉·薩瑟蘭(ウィリアム・サザーランド)和洛多·捷布利路(ロード・ジブリール)曾搭乘。

陸上戰艦

  • 漢尼拔級ハンニバル級,Hannibal CLASS)
全長250米的陸上戰艦。已知共有兩艘,分別是一號艦漢拔尼號和二號艦波拿巴號。該艦全長250米,擁有一次性運載40架MS的能力,武裝方面則配備了四門雙管光束加農炮、10門雙管機炮和32門煙霧發射器。
第81獨立機動群幻痛部隊所屬。名稱來源自拿破崙·波拿巴。搭載有毀滅GUNDAM。

航空器

  • 先鋒式スピアヘッド,Spearhead)
F-7D多用途制空戰鬥機。是地球聯合軍所使用的一款多用途戰鬥機,能夠進行垂直起降,在大氣圈內擁有非常高的敏捷性,也是FX-550空中霸王的開發基礎。
在聯合開發出自己的MS之前,先鋒便是聯合軍在大氣圈內的主要戰力。與扎夫特的MS相比,先鋒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攻擊力都遠遠不如,難以對扎夫特軍形成有效打擊,只能依靠數量優勢進行牽制。
  • 反MS武裝直升機対MS戦闘ヘリコプター
  • 翠鳥33SPキングフィッシャー33SP
《SEED MSV戰記》第2話登場的艦載反潛直升機。
  • 遠距離預警機長距離哨戒機
《SEED》第32話登場。
  • 空中霸者スカイグラスパー,Sky Grasper)
FX-550戰術支援用戰鬥/攻擊機。
是以先鋒式為基礎製造的攻擊鋼彈專用的支援機種。考慮到機體重武裝及其他機能的控制,駕駛艙與先鋒式一樣為複座型的。
機首除前翼極端縮小外,基本上與先鋒式並無差異。同時,G兵器開發技術經驗的回饋使得機體擁有良好的操縱性能,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易的駕駛。
本機可以跟攻擊鋼彈一樣,配備各式攻擊者背包套件,得要在母艦內選擇性搭配。同時,在作戰行動中可以作為攻擊鋼彈的僚機,將攻擊者背包當作預備電池提供給攻擊鋼彈換裝。
本機配備了一門大口徑光束砲、兩門中型光束砲、4門機砲、2門導彈發射器與各種武器掛艙,單純作為戰鬥機的性能也十分優秀,如駕駛員能活用其比一般噴射機小的旋迴半徑,與大範圍射角的砲塔式大型加農砲,能使空中霸者在戰場上可與MS勢均力敵。
與作為原型機的先鋒式相同,本機也是垂直起降機。機體腹部前後端各有一具可動式發動機噴管,在一定程度的角度裡可以任意調整噴射的方向,藉此可以做出垂直起降、空中靜止、微速後退等動作。
在宇宙中,由地球聯合軍第8機動艦隊的補給中配屬到大天使號的兩架試作機採用藍白塗裝,而量產機型則是灰白塗裝。
曾一度因大天使號、攻擊鋼彈從地球聯合軍脫離而遭聯合軍高層懷疑制式量產的價值,但最後隨著GAT-01A1 刃式跟GAT-02L2 刃式L的服役,使空中霸者的量產計劃得以復活並量產配備
  • 宇宙霸者コスモグラスパー,Cosmo Grasper)
FXet-565戰術支援用航宙戰鬥/攻擊機,空中霸者的宇宙用版本,和空中霸者同樣有攻擊者背包搭載機能。是為了代替梅比烏斯成為主力航宙機,將空中霸者進行再設計而成的機體。而作為本機專用標準裝備的再設計型翔翼型攻擊裝備,也能裝備在其他擁有攻擊者背包系統的機體上。
外形頗似機翼的放熱板內藏了細管熱流動系統,通過調節細管網,可對敵方的紅外線索敵系統產生很強的欺騙作用,並改用封閉式駕駛艙(駕駛員通過完全VR系統來接收外界的情報)與宇宙用的推進器,而機體側面還有輔助低溫噴射器可以調節主噴嘴的方向。這樣就使該機可在條件允許下發揮能與MS相匹敵的機動性。固定武器除了空中霸者原有的武器外,也增加了各種武器掛艙和武裝硬點(可搭載電磁炮或火神炮)。該機的開發是由PMP公司、曙光社、ASD公司、富士山社等數家公司合作完成,因此其誕生的背景有很濃厚的政治成分。無論如何,在高水準的基礎上進行開發該機可算是成功的。不過,由於地球聯合軍當時的主力MS——GAT-01 攻擊刃只是GAT-X105 攻擊鋼彈的戰時簡略型量產機,不具有交換背包的機能,在戰術上無法形成機動戰士與戰鬥機之間的連協作戰,這一點相對降低了對該機的評價。而當地球聯合開始大規模量產具有交換背包機能的GAT-01A1 刃式後,空中霸者、宇宙霸者才開始真正承擔起支援用戰鬥機的使命。
  • 大型運輸機大型輸送機
  • 垂直起降運輸機VTOL輸送機
Remove ads

車輛

  • 自行式線性榴彈炮自走リニア榴弾砲
《SEED》第1、34話登場的自行火炮。地球聯合和歐普均有使用,主要用於攔截扎夫特的降落艙。同時,即使在有中子干擾器的環境中,車輛後部的發射數據鏈天線也能夠與地面雷達車輛、太空衛星或遠程巡邏機完美協調。
  • 鬥牛犬ブルドック
《SEED》第1、35話登場的反MS導彈發射車。
  • 線性炮坦克リニアガン・タンク
是阿克泰昂公司開發的一款坦克戰車,主武裝是一門線性加農炮,需要一名指揮官、一名駕駛員和一名炮手進行操作。在MS尚未普及時,這種坦克在地球聯合和歐普中均廣泛配備,其中地球聯合軍為棕色塗裝,歐普軍為藍色塗裝。約書亞戰役時,也有相當數量的線性炮坦克用作基地的防衛。

其他

  • 75mm地對空火神炮系統地対空75mmバルカン砲塔システム
  • 地獄飛鏢式導彈發射器ヘルダートタイプ・ミサイルランチャー
  • 50mm加特林炮50mmガトリング砲
  • 重炮(暫名)大型砲(仮称)
  • 地雷地雷
  • 雷達車レーダー車
  • Mk5 核導彈Mk5 核弾頭ミサイル
在第一季中由梅比烏斯搭載,每架限掛一枚;而在第二季中改由威達搭載,每架可搭配兩枚。
在劇場版中,歐亞聯邦也有可搭載三枚核彈的導彈發射車
地球聯合軍開發的微米波發生器、被當作基地自爆裝置使用。在格里馬爾迪戰線和JOSH-A都有使用。
地球軍曾經利用空城計,誘騙札夫特進入防備空虛的阿拉斯加地球軍基地,而趁亂逃亡的地球軍將領以遠距離遙控啟動此系統,大範圍炸死札夫特部隊。
  • 羅恩格林炮台ローエングリン砲台,Lohengrin battery)
在第二季登場,安裝在峽谷內,能對札夫特的陸上戰艦造成重傷害
後來由於反抗軍的可妮兒·阿爾梅塔給了札夫特能迂迴繞過羅安格林砲台的路線,脈衝鋼彈先以分離狀態穿梭狹窄通道,之後再羅安格林砲台後方死角合體並將之摧毀。
砲本身是據點攻擊用的武裝,在大天使級強襲機動特裝艦上也有同種配備。
冰島「天堂基地」裝備的對空掃討炮,造型類似於第一季的獨眼巨人,可用活動式艙門偽裝成一座山。
由於札夫特的宇宙空降部隊一進入大氣層後難以改變落地途徑,因此地球軍就用此系統予以消滅。
軌道間全方位戰略炮,地球聯合軍的最終兵器,本體設在月球的第達羅斯基地,名稱呼應於第一季札夫特的創世紀,威力也足以與創世紀匹敵。
該系統以月球背面的主要發射站(基地在地球軍控制時,其內部部署有多台破滅鋼彈,可隨時出動進行防禦作戰;到札夫特奪取發射站後,炮口周邊都已裝備陽電子反射器,以抵禦重武裝艦船及MS的攻擊),再搭配五套光束偏轉系統(徹爾尼、佛瑞、韋瓦第、古諾……等,皆取名自過去曾寫過安魂曲的音樂家),射擊範圍在光束偏轉系統的配合下可覆蓋地球圈及布蘭度在內的任何範圍,威力之大足以一擊摧毀數座布蘭度殖民地。
鎮魂曲最初由地球軍建成並控制時,須由最高指揮官在第達羅斯基地的指揮站內親手扣動專用扳機以發射。但當札夫特及基金國先後佔領並使用鎮魂曲時,最高指揮官僅口頭命令控制鎮魂曲的前線士兵開火,並沒有親手扣動扳機的描寫。
至於弱點方面,鎮魂曲與創世紀同樣不能連續發射,每次發射後都需要一段長時間(大約數十小時)冷卻及補充能量;另每個光束中繼點都非常龐大而且脆弱,容易成為攻擊目標,只要發射線路上任何一個中繼點因遭受攻擊而偏移甚或被摧毀時,都會令炮擊偏離甚至無法打中預定目標,攻擊方往往需花更多時間重新部署中繼點及瞄準方能發射。因此,反制鎮魂曲的方法除直接進攻以試圖佔領或摧毀主要發射站外,亦能藉攻擊並破壞各中繼點去阻延發射;攻擊方則要在各中繼點部署重兵防範可能出現的襲擊。
後來由於吉布列陣亡,札夫特佔領第達羅斯基地時也一併接收了該系統,企圖攻擊歐普;最後該系統被阿斯蘭和尼歐(穆)潛入聯手摧毀。
在戰後,地球軍及布蘭度的停戰協議列明鎮魂曲須予拆卸,但由於鎮魂曲的主反應爐位於第達羅斯基地深處無法完全拆除,布蘭度只能將之轉作和平發電用途以滿足協議規定。但布蘭度強硬派的乍甘南特中校為實現命運計劃而勾結基金國並發動政變,任由基金國暗中修復並佔據及使用鎮魂曲。
於劇場版中,廢墟和光束偏轉系統被基金國奪取並暗中修復及重新啟動,最後遭到羅盤部隊再次摧毀。
Remove ads

札夫特

宇宙艦艇

  • 航天艙投送運輸艦降下カプセル輸送艦
  • 勞拉西亞/勞亞級ローラシア級,FFM Laurasia Class[12]
全長150米的機動戰士護衛艦。札夫特為配合機動戰士作戰而開發。名稱來源自勞拉西亞大陸。與地球聯合系戰艦較為不同的是,以羅拉西亞級等為代表的扎夫特系戰艦的艦橋位置一般較低,並非突出於艦體上方。羅拉西亞級的艦橋位置位於艦首正前方,以保證擁有良好的視野,但另一方面在戰鬥中也較易遭受攻擊。MS格納庫位於戰艦下方,出艙口展開艙門後彈射器就會被伸展開。而整個MS格納庫可作為分離艙單獨分離,並能突入大氣層,起到運輸MS的作用。
武裝方面,該型艦配備了大量武裝,主炮為兩門二聯裝937mm高能收束火線炮,副炮一門450mm軌道炮和兩門二聯裝450mm軌道炮,此外還配備了六門58mm防空自動火神炮系統、兩門125mm加農炮和四門450mm多用途垂直發射系統
第一次聯合-P.L.A.N.T.戰爭前期,蘿拉西亞/勞亞級作為扎夫特軍的主力戰艦被大量列裝,總數預計過百。到第一次大戰結束後,蘿拉西亞/勞亞級逐漸被納斯卡級代替,擔任有部分該型艦繼續服役。之後部分武器裝備,如艦體後部的飛彈發射器已被更換,使其擁有強大的火力。在C.E.75年時同型的戰艦也已出口到財團「基金國」軍。
  • 伽伐尼號ガルバーニ,Galvani)
《SEED MSV戰記》第3話登場。格里馬爾迪戰線時克魯澤隊的旗艦,克魯澤擔任艦長。名稱來源自意大利醫學家路易吉·伽伐尼
  • 馬爾皮吉號マルピーギ,Malpighi)
《SEED MSV戰記》第3話登場。阿迪斯在格里馬爾迪戰線時曾擔任馬爾皮吉號的副艦長。名稱來源自意大利解剖學家馬爾切洛·馬爾皮吉
  • 伽莫夫號ガモフ,Gamow)
《GUNDAM SEED》中克魯澤隊的所屬戰艦。艦長為塞爾曼。低軌道戰役時被墨涅拉俄斯號擊沉。名稱來源自物理學家喬治·伽莫夫
  • 齊格勒號ツィーグラー,Ziegler)
《GUNDAM SEED》中登場。參與低軌道戰役。名稱來源自德國化學家卡爾·齊格勒
  • アムンゼン號、ボーンステル號アムンゼン、ボーンステル
  • 基爾納號Kilner
遊戲《機動戰士GUNDAM SEED Recollection》中登場,雅金·杜維第一防衛艦隊僚艦。
  • 卡門號Karman
遊戲《機動戰士GUNDAM SEED Recollection》中登場。
  • 納斯卡級ナスカ級,DDMH Nazca Class[12]
全長255米的高速戰艦。名稱來源自納斯卡文明。是扎夫特軍為滿足更有效進行MS運用而開發的一款新銳高速戰鬥艦。
納斯卡級單艦最多能夠攜帶6架MS,並擁有一條線性彈射器。線性彈射器是藉由從艦體內部伸出的兩條軌道,通過對MS進行電磁加速提升發射速度的目的,如此一來戰艦本身就不需要在設置MS起降跑道,從而達到節省空間、戰艦小型化的目的,在第一次聯合-P.L.A.N.T.戰爭初期,納斯卡級是唯一擁有線性彈射器的戰艦,可以說是一款非常高效的MS運用艦,而地球聯合軍直到大天使號投入使用才裝備了線性彈射器。同時,納斯卡級是當時速度最快的戰艦,甚至連地球聯合開發的最新型戰艦大天使號都不如。
武裝方面,納斯卡級的主武器是兩門120cm高能光束加農炮,副武裝是兩門66mm雙管軌道炮,此外還配備了10門58mm火神炮和5門450mm多用途垂直發射器系統,可以說是當時扎夫特軍火力最強大、裝備最齊全的戰艦。
納斯卡級是第一次戰爭中扎夫特軍的核心戰力,其生產數量很快便超越了蘿拉西亞/勞亞級,在兩次戰爭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C.E.75年時同型戰艦也已出口到財團「基金國」軍部署。
  • 符澤琉斯號ヴェサリウス,Vesalius)
《GUNDAM SEED》中登場。克魯澤隊旗艦,艦長為阿迪斯。最後被草薙號和永恆號擊沉。名稱來源自解剖學家安德雷亞斯·維薩里
  • 赫爾德林號ヘルダーリン,Hölderlin)
《GUNDAM SEED》中登場。克魯澤隊所屬,曾參與追擊永恆號。
  • 霍伊辛格號ホイジンガー,Heusinger)
《GUNDAM SEED》中登場。克魯澤隊所屬,曾參與追擊永恆號。
  • 傅立葉號フーリエ,Fourier[註 7]
《GUNDAM SEED Destiny》第2話中登場。受到葛蒂·露號的偷襲而沉沒。
  • 赫舍爾ハーシェル,Herschel)
《GUNDAM SEED Destiny》第2話中登場。受到葛蒂·露號的偷襲而沉沒。
  • 伏爾泰號ボルテール,Voltaire[註 8]
《GUNDAM SEED Destiny》中登場。焦耳隊的旗艦。
  • 盧梭號ルソー,Rousseau[註 9]
《GUNDAM SEED Destiny》中登場。焦耳隊所屬艦。
  • 霍斯特號ホルスト,Horst)
《GUNDAM SEED Destiny》中登場。參與追擊永恆號,後被攻擊自由鋼彈擊傷。
  • 卡那封號カーナヴォン,Caernarfon)
《GUNDAM SEED Destiny》中登場。參與追擊永恆號,後被攻擊自由鋼彈擊傷。
  • マルベース號マルベース
《GUNDAM SEED Destiny》中登場。在最終話中被新·創世紀的第二發擊中爆炸。
  • ブルトン號ブルトン
《GUNDAM SEED Destiny》中登場。在最終話中被新·創世紀的第二發擊中爆炸。
遊戲《機動戰士GUNDAM SEED Recollection》中登場,雅金·杜維第一防衛艦隊旗艦。
  • 宇宙往還機宇宙往還機シャトル,Shuttle[13]
在《SEED》第7、8、20集,《Destiny》第35、44集登場的一款空天飛機。在P.L.A.N.T.的軍港亦當做交通艇使用,也作為議員的座機。
在《SEED》第34、41集,《Destiny》第26、27、44集登場的一款帶有大型助推器的太空梭,可搭載30人往返太空。助推器模塊分離後,通過自主駕駛系統可以自行飛回發射地,是扎夫特常用的一種航天器,供往返P.L.A.N.T.和地球的人員使用。
  • 永恆級エターナル級,Eternal Class[14][15]
全長300米的高速戰艦。自由鋼彈和正義鋼彈的專用母艦,本身偏重MS運用,火力並不出色(主武裝為一門高出力連射光束炮和兩門雙管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不計其數的大型導彈發射器(設於艦隻的各處)和大量多管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在防衛上相當仰仗艦載機。
配備有MS埋入式戰術轟炸機「流星」系統,能和上述兩機結合進行據點攻略或對艦戰鬥。
平時可將兩套流星系統當作艦砲使用,但攻擊力比地球軍和歐普的「羅安格林」、札夫特的「唐懷瑟」兩種陽電子砲差。
永恆號內部搭載了可以進行原子爐整備的各類設施,而艦體後方配備了10具推進器,使得永恆號成為當時扎夫特軍中最快的高速艦,能夠輕鬆甩開納斯卡級。彈射器採用了藉由磁場來產生機體射出能源的線性彈射器,因此可以大幅縮短起降跑道的長度空間。而由於艦內空間被大量核動力維護設施占據,因此整個永恆號能夠攜帶的MS數量也僅有兩架而已,分別為自由鋼彈和正義鋼彈。而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期間則進行了格納庫擴容,最多可以搭載6台MS,分別為:ZGMF-X20A 攻擊自由鋼彈、ZGMF-X19A 無限正義鋼彈、ZGMF-X88S 蓋亞鋼彈以及三台ZGMF-XX09T 德姆騎兵。C.E75年時作為玖爾隊的專屬艦,已知搭載MS為雷霆決鬥高達和閃電暴風高達。
  • 智慧女神級ミネルバ級,Minerva Class)
是扎夫特為了新千禧年系列MS和「第二世代系列」試作MS而建造的最新型突擊戰艦,長約350米。脈衝鋼彈的專用母艦。名稱來源自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米娜瓦。擁有在宇宙、大氣圈內及海上航行的能力。智慧女神級的定位為全領域通用突擊艦,除了擁有單艦突入大氣圈的能力外,在配備了額外的宇宙推進器後,也擁有單艦突出大氣圈的能力。
智慧女神級最大的特點在於有朝左右伸展的翅膀與特殊能源傳達機構的發射端——重氫光束送電系統,這也是扎夫特軍唯一一艘擁有重氫光束送電系統的戰艦,可在戰鬥時為使用重氫光束送電系統的扎夫特軍最新銳MS迅速充電。
作為為新千禧年系列MS和「第二世代系列」試作MS而建造的新銳艦,智慧女神級擁有優秀的MS運用能力,艦內最大MS攜帶量可達11架,除了兩條常規MS彈射器外,中央艦橋下還有專門為脈衝鋼彈準備的專用發射器,在戰鬥時可以為脈衝鋼彈發射替換部件。智慧女神級的艦橋位於艦體中央上方,在作戰時則會降入艦體內部,以避免遭受敵方的直接攻擊。艦體後方裝備了14個推進器,提供了艦體優秀的推進力,這也令該艦成為扎夫特速度最快的高速艦之一。
跟大天使號的武裝有高度相似性,主要武裝為一門類似於「羅安格林」的「唐懷瑟」陽電子砲,以及四門XM-47二聯裝崔斯坦大口徑光束炮,裝備在艦體左右的MS停機甲板上方。其他武裝還包括12門40mm對空自動火神炮、一門M10三聯裝伊索德加農炮、十門四聯裝導彈發射器(可發射宇宙飛彈「奈哈特」(Neidhardt)、地面飛彈「帕西法爾」(Parsifal)、迎擊飛彈「迪斯帕爾」(Dispar))以及四門發射M25沃爾夫魚雷的魚雷發射器。
一號艦最後因為被大天使號重創,又遭到無限正義鋼彈破壞推進器,迫降在月球表面,之後艦長下令全員棄艦。
  • 岡瓦納號ゴンドワナ,Gondwana[16][15]
全長1200米的超大型宇宙母艦。名稱來源自岡瓦納大陸大陸,配備四層飛行甲板共十六條跑道(線性彈射器)供MS起飛,MS運用能力非常高。是扎夫特軍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時投入使用的一款大型宇宙運載母艦,全艦全長達1200米,是CE歷史中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飛船,能夠攜帶多達數百架MS。但相對的,艦體自身武裝則較為薄弱,僅配備有八門加農炮和八門雙管加農炮。此外,該型艦雖然體量龐大,卻依然擁有降下大氣圈的能力,只是其通過何種途徑再返回太空就不得而知了。
Remove ads

其他宇宙艦艇

  • 銀風號シルバーウィンド,Silver Wind[17][18]
《SEED》第7話登場,P.L.A.N.T.的民間船。曾搭載尤尼烏斯7的追悼慰靈團代表拉克絲·克萊因。在尤尼烏斯7殘骸附近遭到登船檢查的地球聯合軍破壞。

陸上戰艦

  • 皮特里級ピートリー級,Petrie Class)
全長195米的中型陸上戰艦。名稱來源自英國考古學家弗林德斯·皮特里。和雷賽布斯級一樣採用了鱗片推進系統,因此可以在沙漠地帶使用。該艦主武裝為前後兩門單裝加農炮,在艦體兩側則共分布了四門二聯裝加農炮,另外還配備了十六門導彈發射器。
  • 雷塞布斯級レセップス級,Lesseps Class[19][13]
全長250米的大型陸上戰艦。名稱來源自法國外交官雷賽布。是扎夫特軍所使用的一款大型陸戰艦,主要用以在沙漠地帶進行作戰。
具有鱗片推進系統,可在沙地上移動,但無法在堅硬地面上移動。雷塞布斯級的艦橋位於艦體中央上方,MS出艙口位於戰艦前方。武裝方面,主炮為三門口徑達40cm的雙管炮,此外還配備了32門垂直導彈發射器、10門魚雷發射器和34門煙霧發射器,也可通過配置在甲板上的TFA-2 薩伍特進行防禦。
  • 康普頓級コンプトン級,Compton Class)
全長230米的大型陸上戰艦,類似於雷賽布斯級,採用履帶移動。《Destiny》中登場。名稱來源自美國物理學家阿瑟·康普頓。是扎夫特在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中使用的一款陸戰艦,能在戰場上充當陸戰航母的功能。作為一款大型陸戰艦,康普頓級最多可攜帶31架MS,令扎夫特軍的地面作戰範圍大幅度延伸。武裝方面,康普頓級也可說是全副武裝,主武裝是兩門二聯裝光束加農炮,次武裝則是兩門三聯裝投彈炮,防空武裝是四門四聯裝機炮,此外還配備了眾多重型導彈發射器和防空導彈發射器。

水面艦艇

  • 波斯特洛夫級(Vosgulov Class)
札夫特唯一的海上武力,是一種巨型潛水母艦,配備四座古恩(GOOhN)/佐諾(ZnO)的水下MS艙門、兩座DiNN的垂直發射系統,以及魚雷、飛彈等。

航空器

  • 古爾(Gurr)
波斯特洛夫級潛艦搭載的飛行器,主要是用來讓部分不具備單獨飛行能力的MS得以進行空中作戰的輔助飛行系統(Sub Flight System,SFS),本身配備有連裝飛彈等武裝
《Destiny》第24集登場,露娜瑪莉亞駕駛其跟蹤阿斯蘭。

車輛

  • 連結裝甲車(Connected Armored Vehicle)
是扎夫特所使用的一款陸戰裝甲車,其最獨特之處在於車體前後部可進行連接、分離,這也是這款戰車名字的由來。
當戰車前後部連接在一起時,是該戰車的巡邏模式,武裝是一門小口徑機炮。而當前後部分離後,戰車後部可固定座位炮塔使用,可搭載大口徑的線性炮進行炮擊。扎夫特便利用這種戰車在其地面領地內執行治安巡邏、炮擊支援任務。

其他

  • 流星系統
是扎夫特的MS埋入式戰術轟炸機「流星」(Meteor,Mobile suit Embedded Tactical EnfORcer)是為和ZGMF-X09A 正義鋼彈和ZGMF-X10A 自由鋼彈設計的機動武器平台。雖然這兩台機體的裝備都非常先進,但METEOR可以使他們變成一個機動要塞。其武裝包括高能量收束火線炮,大型光束劍和位於機體各個部位的77管飛彈發射管。其中高能量收束火線炮和飛彈是對付戰艦和機動戰士的有效武器,而大型光束劍則能輕易地將一艘戰艦切開。METEOR平時存放在專用支援戰艦永恆號的外壁(可作為永恆號的艦砲使用)。在戰爭後期,阿斯蘭和煌使用METEOR擊毀了射向布蘭度的核彈。雅金·杜威攻防戰中,阿斯蘭卸下METEOR以潛入並破壞創世紀,而煌的METEOR則被拉烏·魯·克魯澤的ZGMF-X13A 天意高達擊毀(流星本身是對據點及對艦戰鬥用的裝備,並不適合纏鬥,而面對能輕易從四面八方攻擊的天帝鋼彈更是淪為活靶)。
另外,METEOR也是另一札夫特機體——Verne 35A/MPFM Multipurpose Flight Module的基礎。
武裝名稱:
120cm 高能量收束火線炮×2
93.7cm 高能量收束火線炮×2
SS-N-2「鼬鼠式」對艦飛彈×77,左右兩個莢艙各有22枚,機動手臂上各12枚,尾部共9枚
MA-X200光束劍×2

戰略武器

一種大功率的電磁脈衝(EMP)發生器,可從太空空投,再由友軍MS定時引爆。
  • 創世紀ジェネシス,GENESIS)
全名「核爆誘導型伽馬射線發射器」(Gamma Emission by Nuclear Explosion Stimulate Inducing System=GENESIS)。利用核分裂激發伽馬射線的大型激光炮,札夫特的最終武器,威力足以完全毀滅地球聯合軍的月面基地和消滅地球上半數以上的生物。本體裝備了幻象化粒子和相轉移裝甲,憑藉自身的能量供給使得裝備的相轉移裝甲(防禦實彈專用)能夠抵擋永恆號和草薙號兩艦光束主炮和陽電子破城炮的轟擊,惟能否抵擋核彈從外部攻擊並不明確(雅金·杜威攻防戰期間實際操控地球軍的藍宇宙盟主阿茲拉魯在目擊創世紀兩度攻擊後喪失理智,執意命令核攻擊部隊襲擊布蘭度,無視攻擊創世紀的建議)。
至於弱點方面,創世紀並不能連續發射,每次發射後相當於彈頭的第一次反射鏡及主體的鏡面都要花上一段長時間更換。由於創世紀威力太強大,基本上沒有反制方法,對抗的一方最多只能趁兩次發射之間的間隙派遣大量兵力進行總力戰試圖將之摧毀;而使用創世紀一方自然亦要在其周圍部署重兵抵擋,讓其能順利發射,這使得雅金·杜威攻防戰的戰鬥異常慘烈,地球軍及札夫特雙方戰力經此一役都幾乎消耗殆盡。
在雅金·杜威攻防戰終盤被阿斯蘭將正義鋼彈當成核彈自爆從內部炸毀。
  • 創世紀αジェネシスα,GENESIS α)
創世紀的原型設計,在《SEED DESTINY ASTRAY》中登場,由廢物商公會所管理的設施。
和創世紀不同的是,其主要用途乃是將伽瑪射線打在船艦的鏡面帆上,從而達到行星間航行的推進系統,而非作為武器使用。
  • 新·創世紀ネオ・ジェネシス,NEO GENESIS)
創世紀的小型化版本,被固定在札夫特的宇宙機動要塞彌賽亞上。
最後隨彌賽亞墜毀在月球表面上。

歐普軍

水面艦艇

  • 闇淤加美神級クラオミカミ級
是歐普軍所使用的一款全長150米的護衛艦。體型較小,是歐普軍體量最小的一款船艦,因此無法裝載MS,僅能在甲板停泊一架直升機,主要用來作為艦隊的護衛艦和歐普本土的防衛艦來使用。武裝則包括一門雙管速射炮和四門25mm防空加特林機槍以及大量導彈發射器用於防空、對艦作戰。艦名來源自日本神祇闇淤加美神
  • 闇御津羽號クラミツハ
《GUNDAM SEED DESTINY》PHASE-23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登場。艦名來源自日本神祇闇御津羽神
  • 石拆號イワサク
《GUNDAM SEED DESTINY》PHASE-23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登場。艦名來源自日本神祇石拆神
  • 神盾艦イージス艦
是歐普開發的一種海上巡洋艦,這種巡洋艦在海上擁有超過50節的速度,全長200米,並且配備有非常豐富的武裝,包括一門250mm速射炮、三門25mm防空機槍,還有18門反艦導彈發射器和防空導彈發射器,在反艦、反MS戰中效果顯著。同時,神盾艦還可作為小型航母使用,因為三體船結構使艦身擁有三個飛行甲板,可用作直升機和MS的起飛平台。
  • 建御雷神級タケミカズチ級,Takemikazuchi)
全長370米的大型航空母艦,三體船結構。
艦名來源自日本神祇建御雷
一號艦為歐普遠征軍旗艦,先後在達達尼爾和克里特與智慧女神號交戰,最後被脈衝鋼彈擊沉,艦長戶高上校壯烈犧牲。

宇宙艦艇

  • 出雲級イズモ級
全長290米的宇宙戰艦。是歐普聯合首長國的半國營企業曙光社開發的一款以MS運用為前提的宇宙戰艦,同時也是大天使級的原型艦。出雲級最初對外宣稱為運輸艦,擁有單獨進出大氣圈的優秀航行能力,其最大特色是可以分離為三個獨立的艦體構造,分為艦艏的線性彈射器部分(含上下兩門光束砲「戈德菲」)、中央艦橋艦體部分和後方推進器部分(含左右舷側陽電子砲「羅安格林」),分離式結構能夠削減大氣圈內移動的資源消耗,並且能夠將分離後的部分艦體滯留於衛星軌道上,僅在戰鬥時進行快速組裝。歐普便是利用這一特性,將中央艦體當做往來於歐普本土和「海利歐波里斯」之間的聯絡艇。
由於是以MS運用為開發目的的戰艦,出雲級的MS甲板空間非常大,最多能夠搭載14架MS,甚至擁有在戰艦內部組裝MS的能力。武裝方面,出雲級與大天使級類似,包括兩門Mk-71「戈特弗里德」225cm二聯裝高能源光束炮和四門「羅安格林」陽電子破城炮,此外還配備了12門「豪豬陣」(Helldart)75mm多槍管自動近接防禦機關炮和數目未明的反艦導彈發射器、防空導彈發射台。
  • 出雲號イズモ
出雲級首艦。艦名來自日本令制國出雲國
  • 草薙號クサナギ
出雲級2號艦。艦名來自日本神話中的三神器草薙劍
  • 素戔嗚尊號スサノヲ
  • 月讀號ツクヨミ
艦名來源自日本神祇月讀

火星居民

  • 阿西達利亞號アキダリア,Acidalia[6]
《機動戰士GUNDAM SEED C.E.73 Δ ASTRAY》中登場的阿西達利亞級首艦。火星居民所屬的行星間航行用宇宙船。
艦名來源自阿西達利亞平原

羅盤

  • 千禧年號ミレニアム
於劇場版出現,由P.L.A.N.T.、歐普以及地球聯合當中的反藍宇宙同盟以第二次大戰期間的札夫特主力戰艦智慧女神號為藍本共同開發出來的新戰艦,在札夫特內部登記為智慧女神級2號艦,其外觀與內部設計與智慧女神號幾乎相同,艦長為阿列克謝·近江,副艦長為和通訊管制員分別為原智慧女神號的亞瑟·托萊恩和阿比·溫莎。
主要武裝大多沿襲自前身智慧女神號,但其裝配的陽電子主砲「唐懷瑟」追加了散射能力,另外還有追加無人機、膠狀陽電子防護塗層、具備發熱構造的艦艏撞角

基金國

船艦

  • BCI-183 古爾維格號BCI-183 グルヴェイグ,BCI-183 Gullveig)
基金國的總旗艦,體型遠比千年號更為龐大,搭載12門陽電子砲。名稱來自北歐神話中的女妖古爾維格
本艦最後遭到千年號以發熱艦艏撞角命中艦艏,宣告擊毀。
  • 巴德爾級バルドル級,Baldr-class)
基金國的量產型宇宙戰艦,搭載3門陽電子砲。名稱來自北歐神話中的神明巴德爾

戰略武器

在基金國奪取安魂曲發射站之前,先後曾為地球軍、札夫特所有。
基金國以黑騎士中隊策動了核彈騷動後,領導階層就棄守遭到核彈攻擊的地球據點、轉移陣地到安魂曲發射站。
在劇場版中加入了安魂曲發射情況的描述,射線中的強烈能量波會較雷射射線更早擊中目標,其範圍內無合適防護的一切生物都會被瞬間燒死。
基金國接收鎮魂曲後將光束偏轉系統大幅度改良,使之變得更小型化並加上海市蜃樓系統,且可在發射前一刻方由部署艦部署,令敵方難以再透過攻擊並摧毀中繼點的方式阻礙發射。然而,經此改良後鎮魂曲的炮擊仍須先經炮口正上方的第一中繼點進行第一次偏轉,故若能在其發射前一刻發現第一中繼點並將之摧毀,則仍有機會阻礙發射。
基金國為強迫地球諸國實踐其支配的命運計畫,先使用安魂曲摧毀歐亞聯邦首都莫斯科殺雞儆猴,並作勢瞄準歐普。
基金國在瞄準歐普準備發射第一炮時,基金國女王奧拉受到基拉挑釁而強行命令改為射向正在出航的千禧年號,但被千禧年號避開;到第二炮發射的一刻,第一中繼點被曉鋼彈發現並摧毀、光束則被曉鋼彈以自身檔下;兩次攻擊歐普失敗後,基金國就開始用安魂曲的光束重創羅盤盟友艦隊。
基金國在最後一次嘗試以安魂曲攻擊歐普,光束充能完畢之前,發射站遭到命運鋼彈二型潛入摧毀,結束戰爭。

其他

  • 齊奧爾科夫斯基號ツィオルコフスキー
《SEED》中登場的木星考察船。由喬治·格倫設計並駕駛。艦名來源自蘇聯火箭專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外形酷似《Z高達》中木星艦隊運輸艦JUPITRIS號。
  • 動力裝載機パワーローダー,Power Loader)
《SEED》第1話中用來搬運物資。《SEED》第28話中曙光社也有配備。
DSSD所屬航天器,《Stargazer》第1集中使用它將觀星者高達送上宇宙。
  • 維納斯號ウェヌス,Venus)
《機動戰士GUNDAM SEED ASTRAY 天空的皇女》中登場的阿西達利亞級2號艦。

注釋

  1. Seleukos為拉丁文
  2. Kassandros為拉丁文
  3. Ptolemaios為拉丁文
  4. Menelaos為拉丁文
  5. Рюрикъ為古東斯拉夫語
  6. Bonaparte為法文
  7. Fourier為法文
  8. Voltaire為法文
  9. Rousseau為法文
  10. Mesmer為德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