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雜交豬籠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雜交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 hybrida)是一個豬籠草屬的人工雜交種,由來自維奇苗圃的John Dominy使用印度豬籠草(N. khasiana)(在當時被標記為滴液豬籠草)和來自婆羅洲的未知豬籠草個體(N. sp.)雜交培育而成,並於1866年正式發售。它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第二個豬籠草的園藝雜交種。[1]目前已經滅絕[2]。
1877年,同樣工作於維奇苗圃的William Court發表了一個名為N. × hybrida maculata elongata的栽培種,但它與雜交豬籠草並不是同源的,儘管他們的母本相同,N. × hybrida maculata elongata父本是一株多明豬籠草,而非印度豬籠草。[3]
這個來自婆羅洲未命名的母本被認為可能是小豬籠草[4],雜交豬籠草葉片下延呈狹長披針形的特徵也支持這一觀點[2]。與其同一時期誕生且具有相同親本組合的園藝品種還有塞登豬籠草(N. × sedenii),這兩種豬籠草成熟葉片的葉緣都具有細小的流蘇(一般的豬籠草僅幼年時期具有此特徵),且葉片近無柄,均與奇異豬籠草的特徵一致;有人據此推測雜交豬籠草與塞登豬籠草的真實身份其實是Nepenthes × (gracilis × mirabilis)。[2]
有時一些專業性欠缺的文獻會將紅瓶豬籠草錯誤地標記為本種。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