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恩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恩繹(1776年-1846年),字巽甫, 號東雲佃芸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清朝官員,庶吉士出身,籍直隸省永平府灤州。

生平

嘉慶十三年戊辰(1808)登二甲進士。嘉慶十四年,授翰林院編修[1]。歷任福建道監察御史,道光五年山東運河兵備道,長蘆鹽運使;道光十三年廣東按察使,十五年陝西按察使,十六年江西布政使署理江西巡撫,兼署廣東布政史(任期內於1836年曾赴澳門查看)。道光十七年十月三十,由江西布政使調任廣西布政使。道光十九年六月十六(1839年7月26日),因病解任。[2]

任《欽定全唐文》提調官。著有《讀易備解》、《古韻備考》、《東雲未焚草》、《東雲鄙言》、《佃芸詩草》(據《永平府志:藝文志》卷四十八)。「東雲先生最深於易,有《讀易述知》一篇」(載符茵森《寄心庵詩話》)。任職山東時,撰寫濟州 (中國)的若干碑記,有《道光九年新修濟寧城南北樓記碑》、《道光九年先賢仲子廟移文石刻》、《道光十年新修任城南池記石刻》、《道光十年新修任城太白樓記石刻》(載徐宗幹《濟州金石志》)。

嘉慶六年進士陳用光贈詩《題梅花便面贈李東雲同年之粵東廉訪任》(載陳用光《太乙舟詩集》)。

李恩繹之墓在北京昌平縣崔村鎮八家村。據2010年記載,墓已無存,倖存的「李公神道碑」現由昌平文委保存。孫兒李祜 (道光進士)作《皇清例授通奉大夫貤封朝議大夫原任江西廣西布政使顯考東雲府君行述》(北京國家圖書館藏)。

家族一門在清代共出十二位文科進士(參見李祉)。胞弟翰林李恩慶,道光朝書畫鑑藏名家。

Remove ads

家庭

  • 始祖李逢陽。
  • 世祖李毓元,貢生。妻王氏。
  • 太高祖李楨。妻王氏。
  • 高祖貢生李宏勳,候選教諭;妻張氏。
    • 胞兄貢生李成勳。其子一雍正乙卯舉人李繼祖(旗籍),孫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舉人李之駿(旗籍)。子二貢生李紹祖,孫兒國學生李秉鍵,曾孫咸豐癸丑進士李淇 (咸豐進士)
  • 曾祖李光祖(字顯齋),恩賜六品,福建汀州府知府,誥贈朝議大夫。捐金三百,在家鄉倡修郡城試院,大學士查郎阿贈匾曰「望重山河」(載《灤州志(直隸)》)。妻鄭氏。
  • 祖父李士通(又李元通?,字柯亭),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舉人(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彌勒保佐領下),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進士(載《欽定八旗通志》科舉)。祖母孫氏(其祖父康熙丁丑科進士孫躍)。胞兄李士適,河南河南府、福建汀州府知府;李士達,乾隆十二年丁卯科舉人(時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彌勒保管領下),福建邵武府知府。
  • 父李法(字憲文),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舉人(時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盛保管領下),都察院經歷。嫡生母曹氏(父曹曙升),繼母趙氏(父趙巽飛)。
  • 胞叔李鴻,國學生。妻曹氏,孫氏。其子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進士、陝西潼商兵備道李恩繼,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進士李恩霖(道光進士)(又李恩純);兄弟兩系嘉慶二十四年順天鄉試同榜。
  • 胞弟李恩慶(母趙氏),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進士,官兩淮鹽運使。
  • 胞兄李恩綏(字來軒),嘉慶辛未(1811)科二甲進士,著有《朗齋詩草》、《閩游小草》(載《永平府志:藝文志》)。其子一嘉慶癸酉科舉人、無錫縣知縣李彭齡。子二道光辛丑科進士、禮科掌印給事中李希彬(字小軒),其妻鄭淑(字荇洲,號琴亭女史),豐潤人,著有《琴亭女史殘稿》(據《永平府志》卷四十八藝文志),卒年二十;鄭淑的《杏花歌》詩中寫道:「春風拂拂去何處,吹上牆頭紅杏枝。此時可憐紅杏花,胭脂一抹照人家」(載史夢蘭,《永平詩存》第二十四卷)。女李氏嫁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二甲進士汪於泗(籍直隸灤州;其父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三甲進士汪鑑(嘉慶進士))。
  • 胞兄李恩廣(又李恩紀,字理堂;母趙氏),貢生,內務府營造司郎中、內務府正白旗護軍統領。其:
    • 子道光庚子鄉試附榜、四川金堂縣知縣李希鄴(字衣山)。孫女一李氏,原配嫁正藍旗漢軍、光緒二年(1876)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孫女二李氏,原配嫁正白旗滿洲、四川鹽茶道穆爾察氏耆安(父察哈爾都統莊愨公福興 (清朝),高祖正藍旗蒙古都統、理藩院尚書勇肅公穆克登布(穆爾察氏)(字少谷);母繼配蘇完瓜爾佳氏(父正黃旗滿洲、乾清門頭等侍衛博多洪武))。
    • 子李希裕,貢生,山西洪洞縣、安邑縣(今運城)知縣、候選知府。
    • 子李希善,監生,候選知縣。
  • 胞兄李恩元(字綸齋,自號延壽老人),工詩及書畫(載《繪境軒讀畫記》)。
  • 胞兄李恩綸(字雲圃;母曹氏)。
  • 妻常氏(父常發祥,字其園,直隸豊潤縣(今唐山市豐潤區)人,嘉慶十四年四川按察使、嘉慶十九年貴州布政史、光祿寺卿)。
  • 李希曾(又李希增),道光壬午(1822)進士,西安府知府。妻蔣氏(父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蔣策,胞姊蔣氏系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探花文襄公張之洞的繼母)。
    • 孫兒李祜 (道光進士),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進士;李祉,咸豐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進士。
    • 孫女李氏,嫁內務府正黃旗漢軍、安徽鳳陽府知府邱氏裕恭(父嘉慶十九年進士雲麟;叔祖父乾隆戊戌科進士德生 (乾隆進士),堂叔道光丙戌科進士景星 (道光進士)(字晴垣;其女邱氏,系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二繼妻))。
  • 子李希晉(字小芸,號裴叔),候選知州,撰《讀書零碎錄》二卷。妻鄭氏。
    • 孫兒仲山,其妻葉赫顏札氏(胞兄內務府正黃旗滿洲、山西巡撫毓賢;胞兄毓廉,娶文靖公索綽絡氏寶鋆之女伯蘭;祖父道光丙戌科進士祥安(又祥紱))。桂山,崧山,崇山。
    • 孫女李氏,嫁鑲黃旗滿州、咸豐二年順天鄉試舉人裕瑚魯氏恩元(父道光丙申進士承齡;子奭良 (字召南),任淮揚海兵備道,著有《野棠軒全集》,民國期間參與修訂《清史稿》)。
    • 孫女李氏,嫁鑲黃旗滿洲、咸豐丙辰科進士馬佳氏紹祺(胞弟紹英,祖父禮部尚書昇寅)。
    • 孫女李氏,嫁內務府鑲黃旗漢軍、光緒十七年順天鄉試舉人劉氏桂保(父道光己酉科舉人耀曾,祖父道光壬午恩科進士豫益)。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