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鬥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斗文
Remove ads

李鬥文(1905年—1935年9月26日),東北抗日聯軍將領,曾任饒河民眾反日游擊大隊政治委員、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四團政治部主任等職務,1935年9月在新興洞戰鬥中犧牲。

事实速览 李鬥文, 性別 ...

生平

1905年,李鬥文出生於清朝山東省掖縣,1930年在北京宏達學校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被派往哈爾濱從事地下工作,後被捕入獄。由於缺乏證據,他一年後被釋放。為擺脫監視,他經上海被派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34年秋,他畢業回國,任饒河抗日游擊大隊政治委員,並當選中共饒河中心縣委委員。[1]:760[2]

饒河抗日游擊大隊隊員大多數是朝鮮族。游擊隊所在的虎林饒河地區,朝鮮族人口也較多。李鬥文在工作中很注重民族團結。他還創作了《軍隊紀律歌》、《中華民族聯合起來》等軍歌,通過教戰士們唱軍歌提高游擊隊士氣。此外,他還撰寫了《告滿軍兄弟書》等宣傳資料,策動滿洲國軍譁變。1935年1月,游擊隊與滿洲軍三十五團在關門嘴子遭遇相峙。他在夜深人靜時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宣傳,使三十五團與游擊隊相遇時總是「槍口抬高一寸」,還經常把子彈留給游擊隊。[3]:307-310[2]

1935年8月,饒河反日游擊大隊改編成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四團。李鬥文任四團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26日,他與團長李學福率部在烏蘇里江邊的新興洞與日軍指揮官高木的巡江部隊70多人遭遇,雙方發生激戰。日警大隊和滿洲軍三十五團也被日軍調來將四團包圍。為幫助四團突圍,他不顧個人安危,對三十五團喊話,期間被炮彈擊中犧牲,時年30歲。[3]:307-310[2]

Remove ads

紀念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