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湛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湛陽(1872年—1920年)[1] ,字覲楓雲南昭通府魯甸廳[2][3],清朝及中華民國商界領袖、軍事及政治人物[4]

生平

李湛陽是清朝光緒甲午科副貢,日本東京宏文學院師範班畢業。光祿寺署正銜文生,廣東候補道。歷署廣東勸業道、巡警道,歷充蜀商總董,廣東商務局及將弁學堂總辦,新軍統領,廣東兵備處、禁煙局總辦,四川巡防軍統領,資政院議員,日本博覽會考查商務,北洋河間陸軍校閱隨同觀操。[4] 其中,他任四川巡防軍統領是因為武昌起義爆發後,1911年10月13日端方率軍至重慶,恰遇廣東巡警道李湛陽回重慶省親,因為李湛陽和端方為舊交,端方遂任命李湛陽為新巡防軍統領,負責招募新兵組建防軍三營。楊庶堪等革命黨人因多與李湛陽相熟,遂乘機使革命黨人混入巡防軍內部。[5] 同年11月上旬,中國同盟會總部派革命軍總指揮夏之時到重慶,李湛陽、楊庶堪當即率巡防軍起義,光復重慶。[6]

李湛陽被眾人推舉為都督,但他堅決拒絕。後來夏之時部入城,革命黨人在朝天觀集會,共有兩三千人與會。重慶府知府鈕傳善未到會。因鈕傳善和李湛陽是兒女親家,革命黨人向楚朱之洪遂偕李湛陽前往督飭鈕傳善與會,鈕傳善同巴縣知縣跪地剪辮投降。此後蜀軍政府成立,李湛陽擔任蜀軍政府財政部長。[7]

中華民國成立後,他任四川財政司長,政事堂存記道尹參政院參政兼內國公債局協理,1914年被全國商會聯合會選舉為約法會議議員[4]。民國4年1月27日授上大夫。

其間,孫中山領導二次革命時,陳其美上海組織討袁軍,李湛陽捐助三萬銀元,此後不時接濟。孫中山遂書寫橫幅「高瞻遠矚」贈與李湛陽。在護國戰爭中,1916年3月,護國軍同北洋軍在四川瀘州納溪一線激戰,北洋軍張敬堯扣押了李氏川江輪船公司「蜀通」、「蜀亨」輪,企圖使用兩輪船為前線增兵。李湛陽遂連夜指揮工人拆毀兩輪船的主機和舵輪,以不讓張敬堯使用。[6]

民國九年庚申(1920),李湛陽在太平門寓所(今市中區郵局巷)去世,其喪事亦備極奢費。葬儀中「頂馬」已至通遠門,而其靈柩尚未出舍。一時重慶各方人士紛紛為之戴孝,以致各商店白布銷售一空,均告缺貨[8]

Remove ads

家庭

  • 父:李耀廷(李湛陽是李耀廷的次子,李耀廷共一女二子,不分男女排序)
  • 姐:(姓名不詳)
  • 弟:李龢陽(李耀廷的三子)
  • 堂兄弟:李燮陽(李耀廷的侄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