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貞 (少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貞(1908年2月—1990年3月11日),湖南瀏陽[1]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上將甘泗淇之妻。第一、第二屆全國婦聯執委,第三、第四屆全國婦聯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事实速览 李貞, 別名 ...

生平

早年生涯

李貞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永和市鎮小板橋鄉一個農民家庭,一共6個孩子,六歲時成為童養媳,父親在最小的妹妹出生兩天後病逝。[2]

國共內戰

隨着大革命在1926年浪潮席捲而來,18歲的李貞開始參加社會活動,同年10月,北伐軍進入瀏陽,李貞帶領婦女為北伐軍搞宣傳、做軍鞋、籌糧食,但是受到婆婆和丈夫的刁難,她搬出來住到了區上。[2]1927年初,李貞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攻打瀏陽縣城時,李貞參加部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李貞被列入黑名單,政府去古天順家逼其交出妻子李貞,古家不得已送給李家一紙休書。[2]同年10月,王首道張啟龍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來到瀏陽東鄉,準備建立黨組織,他們一起建立了中共瀏陽特別支隊和瀏東游擊隊,李貞出任游擊隊的士兵委員會委員長,張啟龍出任中共瀏陽縣委宣傳部部長兼瀏東游擊隊政委。[2][1]不久之後,國民政府殺害了張啟龍的父親、叔父、堂弟、妻子、女兒,為了安撫張啟龍和報答張啟龍對自己的關愛,李貞給他做飯菜、洗衣服、做布鞋,兩人的感情從革命友誼開始升華為愛情。[2]1928年5月,張啟龍帶着一名游擊隊員去湘東特委開會,在觀音塘被國民黨團防局團丁逮捕,次日,李貞率領游擊隊員假扮迎親隊伍,攻打團防局,救出了張啟龍,幾天後,兩人舉行了婚禮,婚後不久,李貞懷孕,但是在一次戰鬥中流產,之後,李貞調到地方工作,張啟龍調任中共湘東特委書記。[2]1931年秋季,湘贛省委成立,張啟龍出任中共湘贛省委常委兼湘贛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省軍事部部長,同時組建了湘贛邊區紅軍婦女團,李貞出任政委。[2]1933年2月,肅反行動爆發,張啟龍被撤銷一切職務,開除黨籍,新上任的省委書記劉士傑逼迫張啟龍離婚,張啟龍不得已在離婚書上簽字。[2]1934年11月,任弼時夫人陳琮英給李貞和甘泗淇做媒,兩人開始認識。[2]後來,李貞出任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甘泗淇出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2]1935年元旦,由任弼時主婚,兩人結婚,婚後兩人有一個兒子,但是剛剛出生10幾天的孩子在長征途中夭折。[2]李貞出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參加長征[2]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李貞先後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120師教導團組織科科長、師直屬政治處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西北軍區政治部秘書長。[2]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擔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軍區政治部秘書長。[3]

新中國時期

1951年,李貞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1953年,任軍委防空軍政治部幹部部部長;1955年,授少將軍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軍中唯一的一名女性。[4]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1975年,任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顧問。1988年,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中共七大候補代表、八大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屆全國婦聯執委,第三屆、四屆全國婦聯常委。

著作

李貞自述,載《女英自述》1988年1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回憶長征之前的個人成長經歷。

家庭

李貞是家中的第六個女兒,六歲時,李貞成為古家的童養媳。十六歲時,與丈夫古天順正式成婚。1928年,因被國民政府通緝而被丈夫休棄。1932年經組織批准,與張啟龍結婚,不久被迫離婚。1935年與甘泗淇結婚。長征中,李貞早產生下兩人的獨子,最終孩子早夭。[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