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赤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赤然(1914年—200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

|thumb]]
李赤然(1914年 - 2006年),原名李宗貴,陝西省子長縣(原安定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和軍事指揮員。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一、人物生平
① 早年經歷
李赤然出生於陝西省安定縣(今子長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子長縣是陝北革命的重要發源地,謝子長等革命家的活動讓紅色思想早早在此傳播。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李赤然自幼追求進步,於1927年(13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投身革命活動。1929年,他考入陝西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繼續從事學生運動和秘密革命工作。
② 土地革命時期
· 加入紅軍:1934年,李赤然正式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並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 陝北紅軍時期:他主要在陝北紅軍中從事政治工作,歷任連指導員、團政委等職,參加了創建和鞏固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多次反「圍剿」戰鬥。 · 紅二十七軍:後任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第一團政委、紅十五軍團第八十一師政委等職,率部參加了著名的直羅鎮戰役、東征山西等重大軍事行動,為中央紅軍落腳陝北做出了貢獻。
③ 抗日戰爭時期
·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李赤然擔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五團政委。 · 其主要職責是駐守陝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所在地延安,鞏固後方安全,防止日軍西渡黃河,同時應對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摩擦。 · 在此期間,他積極開展部隊的政治思想建設和根據地建設,為保衛大後方、支援前線作戰貢獻了力量。
④ 解放戰爭時期
· 解放戰爭時期,李赤然歷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關中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隴東軍分區副政委、西北野戰軍騎兵第六師政委等職。 · 他參加了保衛陝甘寧邊區的多次戰役,特別是在彭德懷指揮的西北戰場上,隨部隊轉戰陝北,參與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等戰役,為粉碎國民黨對陝北的重點進攻進行了艱苦鬥爭。 · 後率部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戰鬥。
⑤ 建國之後
· 新中國成立後,李赤然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防空部隊高級防空學校政委等職。 · 他為新中國防空部隊的初創和現代化建設,以及軍隊院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 ·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註:經核實,其八一勳章為一級,此為更準確的表述)。 · 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離職休養後,他仍關心國家建設和軍隊發展,於2006年在西安逝世,享年92歲。
二、所獲榮譽
1. 軍銜: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2. 勳章: · 一級八一勳章(表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 ·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表彰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 · 一級解放勳章(表彰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 3. 榮譽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表彰在紅軍時期參加革命、並離職休養的老同志)。
三、軼事
· 改名明志:他原名李宗貴,在革命戰爭年代改名為「李赤然」,寓意「赤誠於心,然諾必行」,表達了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定信念。 · 「文武雙全」的政委:李赤然是典型的「政工將領」,不僅善於做思想工作,團結部隊,也具備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在陝北紅軍時期就以能打硬仗、善打惡仗著稱。 · 情系故里:作為從子長縣走出的開國將軍,他一生都關心着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離休後曾多次回鄉探望,為老區的變化感到欣慰。
四、故居
李赤然將軍的故居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原安定縣)。作為陝北革命老區和「將軍縣」之一,子長縣保留了許多革命遺蹟和紅色紀念地。李赤然故居是其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教育價值。
· 現狀:故居得到了當地政府的保護和修繕,通常作為紅色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一部分向公眾開放,用以緬懷革命先輩,傳承紅色基因。
曾任高級防空學校政委。1955年,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2]。
李, 赤然.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869436/李赤然將軍回憶錄}-. Shanghai: 東方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6008051.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