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鄭屋及蘇屋

前深水埗區議會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鄭屋及蘇屋(英語:Lei Cheng Uk and So Uk,取消前代號U09)是香港深水埗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位處長沙灣東北部,1982年設立,1994年分拆為李鄭屋選區和蘇屋選區。

事实速览 李鄭屋及蘇屋 Lei Cheng Uk and So Uk, 國家/地區 ...

範圍

取消時選區由由李鄭屋邨蘇屋邨明愛醫院所組成,與其相鄰的選區有白田南昌北長沙灣荔枝角及元州

沿革

1982年區議會選舉,深水埗區設有9個選區,每區選出一席。根據香港政府憲報一九八二年第三十四期,當時設有兩個票站,分別是蘇屋邨燕京書院東京街李鄭屋官立小學。選舉由鄧新華以2,304打敗對手許吉烻的2,156票和姚金海253票,當選本區首任議員。

1985年區議會選舉,深水埗區設有10個選區,其中李鄭屋及蘇屋選區選出兩席。根據香港政府憲報一九八四年第三十二期,當時設有兩個票站,分別是燕京書院及李鄭屋官立小學。本區繼續吸引到三人參選,結果由鄧新華以3,214票取得第一席,第二席則由陳志誠以2,207票打敗對手代表香港公民協會潘天成1,844票及許劍昭的1,100票而當選。

1988年區議會選舉,深水埗區設有10個選區,李鄭屋及蘇屋選區維持不變。根據香港政府憲報一九八七年第三十三期,當時使用蘇屋邨燕京書院及東京街李鄭屋官立小學為投票站。本區吸引到三人參選,結果由無黨派陳志誠以2,509票取得第一席,第二席則由馬利和以2,078票打敗對手許吉烻1,964票而當選。

1991年區議會選舉,深水埗區設有12個選區,李鄭屋及蘇屋選區維持不變。根據香港政府憲報一九九O年第三十二期,當時分別於燕京書院及李鄭屋官立小學設立票站。本區維持三人競選,其中陳志誠得到2,990票而連任,趙家裕代表港同盟出戰,得到2,614票當選,取代港同盟另一代表馬利和轉到荔枝角及元州的位置,最後一名候選人自民聯何錦堂則有1,134票。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李鄭屋及蘇屋雙議席選區分拆為李鄭屋選區和蘇屋選區。1994年區議會選舉,趙家裕未有參選,而陳志誠代表深水埗居民聯會參選蘇屋選區。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更多信息 屆別, 議員 ...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信息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信息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信息 政黨, 候選人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