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鈺 (朝鮮)

朝鮮儒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鈺(1760年—1813年),朝鮮京畿南陽(今京畿道華城市)儒生,出身寒微,正祖十四年 (1790)增廣試考上生員二等,進入成均館。正祖二十年(1796)參加科舉(別試初試),榮登首席狀元,而國王以小品文體並未徹底改過為由,把他降為末席,李鈺遂拋棄科舉出仕的夢想,回鄉隱居,讀書撰文,成為一位民間文學家、小說家。[1][1][2]

事实速览 李鈺, 國家 ...

生平

李鈺,號文無子(문무자)、梅史(매사)、梅庵(매암)、絅錦子(경금자)、花石子(화석자)、靑華外史(청화외사)、梅花外史(매화외사)、桃花流水館主人(도화유수관주인)[3]。其本貫為全州李氏支派,有三個兄弟和六個姐妹,世代居住於漢陽附近。正祖十四年 (1790)增廣試考上生員二等,進入成均館。此時正祖推動「文體反正」措施, 強調成均館儒生應該努力排斥小品文體,而李鈺所著文章中摻雜稗說小說的痕跡,正祖十六年(1792)被國王發現,令李鈺每天撰四六文五十首,頓革舊體,再去慶尚道充軍贖罪。正祖二十年(1796)李鈺再次參加科舉考試(別試初試),榮登首席狀元,而國王竟以小品文體並未徹底改過為由,把他降為末席。隨後,李鈺因父親去世服喪三年,之後被召回三嘉(現今陜川郡)服完剩下的兵役。

著作

由於沒有取得功名,他並未有以他為名的文集傳世,其作品多被收錄在他的成均館同學金鑢的文集《潭庭叢書》之中。後人輯有《譯註李鈺全集》、《完譯李鈺全集》。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