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ㄩㄝˋ(1465年—1526年),字虔甫,號毅齋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書,諡恭簡

事实速览 李鉞, 籍貫 ...

生平

弘治正德年間

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河南鄉試舉人,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第八十五名進士。大理寺觀政,十一年(1498年)授山西道監察御史,巡視中城,十四年(1501年)處理河東鹽政,有所省望,十六年(1503年)考績回京,十七年(1504年)巡按福建,任鄉試同考官,不久稱病告歸。正德元年(1506年)病癒,起為浙江道御史,刷卷京畿,與同官陳述事,論宦官李興、寧謹苗逵高鳳等罪,而請求罷免南京工部尚書李孟暘、都督神英,沒有得到武宗批准。此後因父母喪事歸鄉。劉瑾厭惡李鉞彈劾其黨羽,於是借其他事情罰米五百石輸邊。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事敗後,恢復官職,改任山西道御史,出為鞏昌府知府,六年(1511年)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四川巡撫林俊委託其與副使何珊討伐流賊方四並獲勝,此後賜金加俸,九年(1514年)升陝西按察使,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兼提督雁門等關。十一年(1516年)敵寇入侵白羊口,李鉞猜出其進犯意圖,與延綏援將安國杭雄擊退,此後加俸一級,之後征討武廷章等叛亂等,十二年(1517年)召回朝中,佐理都察院事[1],十三年(1518年)奉詔賑濟京畿內饑民。

Remove ads

嘉靖年間

明世宗繼位後,李鉞升兵部左侍郎,署掌兵部事。嘉靖元年(1522年)以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視陝西邊關,至固原後,復奉詔出任總制陝西三邊軍務。最初抵達固原就遇到敵寇,因援兵不止,於是下令打開諸營門,晝夜不關。敵寇懷疑其有備,不敢進犯;於是他用炮擊,敵寇退去。期間增加防備、並招募兵源,不久,敵寇再次侵犯平涼、邠州,李鉞令遊擊時陳、周尚文等人埋伏獲勝。此後又在延綏設伏而獲勝。但是言官稱邠州失事罪過,請求罷免總兵官劉淮、陝西巡撫王珝等,並及李鉞。世宗罷免劉淮,但留李鉞立功,李鉞自請罷免歸鄉,沒有得到批准。當時賊寇楊錦等進犯延綏,殺指揮翟相,李鉞逮捕擒拿。嘉靖二年(1523年),因塞外沒有軍警,請求召還,給事中劉世揚請求留任。但世宗仍然召還李鉞,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諸府,此後召還,掌都察院事[2]

嘉靖四年(1525年),接替金獻民為兵部尚書、侍經筵、兼提督十二團營。因與武定侯郭勛發生衝突,而被誣陷奪俸。不久,李鉞病情加重,再三請求致仕,被批准後,還未歸鄉,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贈太子少保,遣官護喪歸葬。數年後,賜諡恭簡[3]

家族

其先宛平人,五世祖李庭吉元末時避兵亂,攜子李順成南遷祥符。李順成生李仲斌,李仲斌生李大用,李大用生李景隆,號拙庵,生四子:李錦、李鎧、李鉞、李銘。

李鉞有四子:長子李惠,正德十二年進士,行人司行人,明武宗南巡,以諫死,贈監察御史,娶魏氏。次子李懋,官生;三子李悊,娶劉氏,元配林氏所出。四子李愨,娶劉氏,側室出。女婿董漢。孫李昪、李旦、李昌。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一百九十九》,出自《明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九》,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