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杜棲(464年—499年),字孟山南北朝吳郡錢塘人,是隱士杜京產的兒子。

同郡的張融和杜京產是朋友,每次前來拜訪交談,杜棲常常在旁邊陪伴。張融指着杜棲說:「過去陳太丘(陳寔)召見兒子陳元方,陳元方的才能還比不上父親。拿現在的杜棲和古代的陳元方相比,古人有什麼值得看重的呢?」杜棲曾前往京城,跟隨儒士劉瓛學習。他擅長清談,會彈琴、飲酒,有名望的儒士和貴族子弟大多敬重款待他。中書郎周顒給杜京產寫信說:「您的兒子學業優秀,品格高潔,是後輩中的傑出人才。我對他的喜愛和讚賞之情,難以用言語表達。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看到別人的優秀子弟,就像自己擁有一樣高興啊。」刺史是南齊豫章王蕭嶷,他聽說了杜棲的名聲,徵召他為議曹從事,後又調任西曹佐。竟陵王蕭子良多次以禮相待。國子祭酒何胤研究禮儀,又很看重杜棲,任命他為學士,掌管婚禮和冠禮的禮儀事務。杜棲因父親年老,請求回家奉養,在田間勞作,怡然自樂。杜棲原本身材高大,皮膚白皙健壯,等到杜京產生病,他在十天之間就變得骨瘦如柴。永元元年(499年),杜京產去世後,杜棲七天不進茶水和飯食,從早到晚不停哭泣,不吃鹽和蔬菜。每次置辦祭奠的物品,他都親自查看,痛哭得無法控制自己。每月初一、十五以及節日,他的哭泣總是停止後又開始,甚至吐血數升。當時何胤、謝朏都在東山隱居,他們寫信開導勸誡杜棲,告誡他不要因過度悲傷而傷害身體。到了舉行祥禫之禮(古代喪禮結束的儀式)那天,杜棲在傍晚夢見了父親,悲痛大哭而氣絕。起初,何胤的哥哥何點見到杜棲,感嘆說:「你的風度韻致如此出眾,雖然能獲得美好的聲譽,但恐怕不會長壽啊。」杜棲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當時的人都為他感到惋惜。[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