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國棟 (閹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初隸山東都司,參加平定白蓮教首徐鴻儒叛亂有功,累遷參將等職,後拜魏忠賢為父,升山海關南海口總兵,復調為登萊總兵,於任上大肆斂財,並參名將毛文龍十大罪,崇禎二年(1629年)調任通州總兵[1],順治元年降清,後無考。
事跡
天啟二年(1622年),山東生員徐鴻儒率白蓮教徒反叛,明山東巡撫趙彥、總兵楊肇基等調兵遣將平亂,楊國棟也參加了平亂[2],因戰功升參將[3],但隨後在圍攻鄒縣的戰役中因為爭功導致大敗,被責令戴罪立功[4],後又打敗叛軍而復職[5]。天啟五年(1625年)十二月,楊國棟升任山海關南海口總兵,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調任登萊總兵。
楊國棟曾巴結魏忠賢,被收作乾兒[6],每年都要向魏忠賢進獻大量的名馬、珠寶、珍玩[7],閹黨核心人物劉若愚撰寫的《酌中志》特別提到楊國棟進獻給魏忠賢的禮物昂貴精美[8]。其升官也被認為是受到魏忠賢的提拔[9]。
楊國棟在登萊總兵任上,為了給魏忠賢進貢禮物,修建生祠,對從毛文龍所轄的東江鎮遷居內地的遼東難民大肆壓榨,富人勒索百金,窮人也要十八兩[10],而且「前後紮詐」,必欲將民脂民膏敲盡。遼民在山東無法存活,又逃往戰地東江[11]。因為難民安置、軍餉轉運等問題,登萊、東江兩軍鎮矛盾急劇惡化。楊國棟於是羅織了毛文龍的「十大罪」予以參劾,並又參劾毛文龍率兵攻打登萊等罪狀,即所謂的「提兵進登」,作為毛文龍的主要罪行之一,被許多文官的奏摺引用。後來督師袁崇煥殺毛文龍的「十二大罪」,即是以楊國棟所參「十大罪」為基礎增補而成的。
楊國棟所參毛文龍十大罪狀是:
- 大罪一:領兵海外八年,不能復寸土,導致鐵山失陷。
- 大罪二:後金屢次進犯寧遠,錦州,毫無知覺。
- 大罪三:躲在朝鮮日以采人參,挖黃金為事,侵害屬國。
- 大罪四:鐵山失陷導致朝鮮半入敵國,傷殘屬國。
- 大罪五:用難民冒充兵數,掩敗為功。
- 大罪六:東江孤懸海外,請軍餉百萬,竭民膏血。
- 大罪七:零星收降的俘虜冒充陣獲,欺誑朝廷。
- 大罪八:與後金私通做交易。
- 大罪九:坑害客商百萬,怨聲載道,死亡相續。
- 大罪十:皮島只有三萬人,卻開兵冊十五萬,欲冐皇賞[12]。
Remove ads
家庭
楊國棟母親王氏,順治元年曾上書過清廷。有一個大舅子,叫曹承恩,是乾清宮的太監[13][14],他也利用這層關係巴結上了魏忠賢。
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