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纂 (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纂(512年—578年),廣寧郡(郡治今河北省涿鹿縣西)人,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楊纂的父親楊安仁是北道都督、朔州鎮將[1]。楊纂從小學習軍事,為人慷慨有遠大的志向,特別擅長騎馬射箭,勇力超群。普泰元年(531年),楊纂虛齡二十歲時,跟從高歡信都起兵,以軍功逐漸升任安西將軍武州刺史。楊纂自己認為功高而所得賞賜太少,心中怨憤,經常嘆息說:「大丈夫求富貴何必在故鄉。如果留戀於妻子兒女,豈不是喪失了雄心大志!」大統初年,楊纂秘密歸附西魏。宇文泰握住楊纂的手說:「世人所珍視的是忠義,所害怕的是危亡,而能夠不懼怕危亡奔赴忠義的人,今日所見到的就是你。」宇文泰當即任命楊纂為征南將軍大都督,封永興縣侯,食邑八百戶,又加通直散騎常侍[2][3]

楊纂跟從宇文泰解救洛陽之圍,參加河橋之戰邙山之戰,楊纂每次衝鋒在前,軍中將士都推贊他果敢英勇。楊纂多次升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為公,增加食邑總計一千戶,獲賜姓莫胡盧氏,不久出任岐州刺史。周孝閔帝登基,楊纂進爵為宋熙郡公。保定元年(561年),楊纂進位大將軍,改封隴東郡公,出任隴州刺史。保定三年(563年),楊纂跟從隨公楊忠東征。當時齊軍守衛陘嶺的關口,楊忠派出奇兵將齊軍打的大敗,留楊纂占據靈丘縣作為斷後[4][5],楊纂後來隨軍到達并州後返回。天和六年五月丙寅(571年6月27日),楊纂進位柱國[6][7],轉任華州刺史[8][9]

楊纂性情質樸,又不認識文字,先後任職都被推為真誠守信。官吏因楊纂盡心為人推己及人,都很是懷念。宣政元年(578年),楊纂在華州去世,虛歲六十七。兒子楊睿繼承爵位,位至上柱國、漁陽郡公[10][1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